当食物过敏遇上湿疹,会有哪些症状?

作者:岁岁
2024-08-15

食物过敏是指由食物蛋白引起的机体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对孩子的皮肤组织、消化、呼吸、心血管等系统均有影响。


近年来,随着学界对儿童食物过敏和儿童皮肤疾病之间关系的不断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儿童特应性皮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湿疹”)和食物过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湿疹和食物过敏之间,

密不可分



#1

患有湿疹的孩子,更易食物过敏!



#2

湿疹越严重,孩子食物过敏风险越高!


多项研究显示湿疹患儿发生食物过敏的风险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重度湿疹发生1种食物过敏的可能性是中度湿疹的3.42倍多种食物过敏的可能性为11.67倍;


.湿疹严重度评分(SCORAD)>20分的湿疹患儿对牛奶、鸡蛋等食物蛋白过敏的风险是SCORAD评分<20分的湿疹患儿的25倍;


.湿疹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食物过敏发生率也越高。同时,食物过敏也会影响湿疹发生。


#3

湿疹发生越早、持续越久,食物过敏发生率也越高!


多国中心出生队列研究显示:


相比没有AD发作或较少发作患儿,早发一过性湿疹患儿食物过敏发生率为20%,早发持续性湿疹患儿食物过敏的发病率为33.9%,发病率分别增加了3.69和7.08倍。


#4

孩子食物过敏后,增加3倍湿疹风险!


上海市6624例儿童的调查显示,食物过敏使湿疹患病的风险提高近3倍。


皮肤屏障功能缺陷是湿疹的核心发病机制,食物变应源可通过破坏皮肤屏障侵入,引发皮肤屏障功能的障碍。


湿疹患儿,

当心这8类食物!


既然湿疹和食物过敏关系密切,那么无论是儿科医生还是家长,都应该了解哪些食物可能导致湿疹患儿的食物过敏问题,并注意规避。


生活中有8种常见的食物过敏原——鸡蛋、牛奶、小麦、大豆、花生、坚果、鱼类、贝类。


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引起食物过敏的过敏原不同,需要用变化的眼光看待食物过敏。


0-1岁:牛奶、鸡蛋、小麦、大豆;


2-10岁:牛奶、鸡蛋、花生、坚果、鱼、带壳海鲜、芝麻、猕猴桃;


10岁以上:花生、坚果、鱼、芝麻、带壳海鲜、花粉相关食品。



当湿疹遇到食物过敏,

有哪些症状?


湿疹相关食物过敏既可表现为单一的皮肤症状,也可表现为同时伴有其他系统的症状或特应性疾病。


根据介导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主要的临床表现:


1、非湿疹样表现(IgE介导)


主要表现为:红斑、全身潮红、风团、血管性水肿、瘙痒。


发生比例约为40%-60%;多发生在食物暴露后2小时内,常伴有系统症状甚至过敏性休克。


2、湿疹样表现(非IgE介导)


主要表现为:湿疹从缓解期进入发作期、原有的湿疹损害进步加重、出现新发皮疹或渗出等急性或亚急性湿疹。


发生比例约为12%-30%,在进食过敏原后6-48小时甚至数天后发生,主要伴随症状为消化道症状。


3、混合型表现


是上述临床表现的结合,患儿往往在进食后很快出现IgE介导的速发症状,随后又在数小时或数日后继发湿疹表现。具有混合型表现的孩子大多还合并有其它特应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


怀疑湿疹合并食物过敏,

该做什么检查?


虽然湿疹和食物过敏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并非所有湿疹患儿在就诊时都要考虑食物过敏。


轻症湿疹患儿如没有食物过敏速发反应史或不伴有消化道症状,则无需进行食物过敏筛查。


但发生以下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食物过敏筛查:


.湿疹并同时有对一种或多种食物的速发过敏反应史


.湿疹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上


.持续中重度湿疹(即使无食物速发过敏反应史,无可疑食物致湿疹反应史)


.患儿或家长确信食物是加重湿疹的触发因素


诊断湿疹相关食物过敏,病史询问尤其重要。


对湿疹患儿的病史询问对于IgE介导的速发型食物过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当患儿有食物过敏史、中重度湿疹、难以控制病情的湿疹(尤其同时伴有肠道蠕动障碍)时,应高度怀疑食物过敏,病史询问时应该外关注:


.可疑的诱发食物及摄入情况、进食与症状发生的时间关系


.既往症状(包括初次及最近一次发生的症状)及复发情况、受累的系统(如呼吸系统)


.其他诱发因素如运动、药物等


.特应性疾病家族史


除病史询问外,辅助检查(SPT、sIgE、APT等)也有助于判断湿疹相关食物过敏。不同检查方式对诊断的参考意义不同(如下表)。



通过病史询问和辅助检查,临床医生也会用以下流程来诊断湿疹相关食物过敏,并给予相应治疗。


<特应性皮炎(湿疹)食物过敏诊断流程>

SPT:皮肤点刺试验;sIgE:特异性 免疫球蛋白 E;SCORAD:特应性皮炎疾病严重度评分;APT:皮肤斑贴试验


如何管理好湿疹相关

食物过敏?


湿疹相关食物过敏应该以全程关注患儿基础健康、双管齐下(皮肤管理+饮食管理)管理作为指导原则。



以最常见的牛奶蛋白管理为例,来了解一下湿疹相关食物过敏的饮食管理流程。


#1

切断过敏原


如果患儿为纯母乳喂养,应保证母亲回避牛奶蛋白和奶制品;如果是人工喂养,推荐使用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可以减少过敏风险。部分水解配方奶粉也是一个有益的选择,通过降低牛奶蛋白的过敏原性,有助于预防过敏。无论是纯母乳、人工还是混合喂养,都应持续至少6个月,或直至婴儿9至12个月大。


#2

判断患儿情况


如患儿无湿疹且无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史,不需SPT或特异性IgE检测,在家引入牛奶蛋白。


如有湿疹,进行SPT或特异性IgE检测,如结果为阴性,且患儿无IgE介导过敏史,可在家引入牛奶蛋白,如果预测值>95%,不能进行激发试验,<95%则应在医院引入牛奶蛋白。


如有 IgE 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史,则必须在医院中引入牛奶蛋白,进行SPT或特异性IgE检测后,如果预测值>95%,则不能进行激发试验。


#3

患有湿疹的孩子,更易食物过敏!


无论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均可与健康儿童一样在4-6月龄添加,以每3-5天不超过一种新食物的速度引入。


酸性水果如浆果类、番茄、柑橘类和蔬菜与皮肤接触后可引起局部的口周反应,通常不会导致全身症状,因此不建议延迟摄入这类食物。


对于牛奶、鸡蛋、大豆、小麦、花生、坚果、鱼、贝类8大易过敏食物,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引入时机,建议先在家中(非幼儿园或餐馆)少量品尝,如果没有明显的反应,可以逐渐增加摄入量,以每3-5天一种新食物的速度引入其他新的食物。


对于重度湿疹且在接受治疗后控制不佳的患儿,或者有可靠的食物速发反应史的患儿,建议向医生咨询确定辅食的引入。


#4

随访


大多数湿疹患儿的过敏症状可以随年龄增加而逐步耐受,非IgE介导的预后更好,通常5岁时已经得到耐受。


建议每隔6-12月对牛奶和鸡蛋过敏的湿疹患儿进行复查,花生鱼类过敏应每两年复查一次。


中重度湿疹患儿的食物过敏情况非常普遍。对于那些皮疹严重、年龄较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者伴有其他消化系统问题或生长困难的中重度湿疹患儿,应考虑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全面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一旦明确诊断,除了皮肤管理外,还应考虑使用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配方奶粉,以减少过敏原的摄入。同时,部分水解配方奶粉也是一个有效的选择,通过部分分解牛奶蛋白,预防过敏,同时支持婴儿的营养需求。此外,鼓励多学科团队合作,监测患儿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共同管理患儿的食物过敏和湿疹问题。


-------------------


参考资料:

[1]《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2019.

来自:奶粉智库网
分享
1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