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年爱闹觉 这些干货先收藏起来

作者:
2020-01-11

新年快到了!每天忙着走亲访友,多数地方还有烟花鞭炮,孩子睡眠饱受打扰!该如何保证良好的睡眠呢?听张医师给你细细道来!

为何要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生物钟规律

睡眠和婴幼儿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①具有良好睡眠的孩子精神愉悦、精力充沛、思维活跃

有助于孩子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的提高,其学习效率也高。而良好的睡眠很大程度上由什么时候睡决定,因此必须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生物钟规律入睡。

②从小睡不好的孩子,可能一直睡不好

睡眠时间短的孩子其超重或肥胖风险增加76%,睡眠时间增加1小时,超重或肥胖风险降低21%。而且,睡不好的孩子容易发生情绪、行为问题。

因此,家长需要从婴儿时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睡眠习惯:

•每天遵循规律性的作息时间,包括睡眠、喂养、排便以及清洁卫生等操作。

•每项操作都是用固定的培养方式,重复同样的内容,这样就建立了同样的条件反射。

当孩子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生物钟规律后,他就只能遵循这个规律作息,这样才能保证婴幼儿的身心健康!

0~16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间

每个月龄(年龄)段的婴幼儿睡眠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以下是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公布的儿童每天睡眠时间,供参考:

☆ 0~3个月:一14~17个小时

☆4~11个月:12~15个小时

☆1~2岁:11~14个小时

☆3~5岁:10~13个小时

☆6~13岁:9~11个小时

(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2015年2月4日数据)

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和睡眠习惯

让孩子独立安然入睡是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去培养的。孩子出生以后就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行为,4个月以后一旦形成不良的睡眠习惯,再想纠正就十分困难了。要想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和睡眠习惯,父母的态度必须明确。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根据世界睡眠协会曾经公布的《6大金质睡眠法》和《中国婴幼儿睡眠健康指南》的精神,建议家长按以下几种方式做。

1、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孩子睡觉的环境要舒适,如温度适中(20℃~25℃),相对湿度在60%~70%,室内空气新鲜,卧室安静。

同时注意减少外界的刺激,如噪声、灯光(包括夜灯)、玩耍等。

孩子睡眠时给予适量的棉织品衣服和被子,让孩子感到温暖而不过热,小婴儿最好用睡袋包裹或者用包被裹好上半身(但禁止“蜡烛包”),使孩子有安全感。

2、帮助建立睡眠的规律

婴儿早期很多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通过运用建立条件反射这一学习方式形成的。养成孩子定时睡眠、定时上床、准时起床的好习惯,同样是运用了这一学习方式。

新生儿期

孩子的睡眠顺其自然,孩子想睡就睡,想吃就吃。

2~3个月时

家长可以配合孩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惯,培养孩子昼夜分明的作息规律,逐渐养成晚上定时入睡,白天按时小睡且自行入睡的睡眠模式,帮助他逐渐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

临睡前,家长可以采取一些固定活动,如睡前洗浴、换上干爽的纸尿裤、换睡衣等。当孩子到了犯困要睡的时候,让孩子躺在床上进行哄睡,听同一首安眠曲、讲同一个故事,或者看家长做同一个动作,然后再亲吻他、拍他等,直至孩子入睡。

3~6个月时

孩子度过临睡前的哭闹时期,逐渐养成良好的睡眠模式,家长需要继续巩固这种睡眠模式。

3~6个月的孩子开始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尤其对新事物更加好奇,这些往往使他抵抗睡意,进而兴奋、烦躁和哭闹,导致更加疲惫难以入睡。当孩子出现要睡眠的迹象时,一定要创造睡眠的环境,减少外界对他的吸引,让孩子躺在自己的小床里逐渐安静下来。尽量安排婴儿晚上八九点以前入睡。白天孩子觉醒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尽情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

7~12个月时

孩子添加辅食后,开始为逐渐断掉夜奶做准备,到9个月辅食已经可以代替一两顿奶的时候就要完全断夜奶。随着孩子夜间睡眠的时间延长,做得好的孩子夜间可以连续睡眠6~8小时,到了10~12个月可以睡整夜觉了。夜间逐渐延长夜奶的间隔,至9个月完全断掉夜奶,孩子开始睡整夜觉了。

1~2岁时

很多的孩子还需要上下午各一次小睡,随着发育多数孩子逐渐缩短上午小睡的时间(家长也有意识地这样培养),直到1岁半左右停止上午小睡,只有下午一次的小睡了(多数孩子要睡2小时左右)。晚上要提前让孩子入睡,这样孩子夜间便可以连续睡眠,而且是高质量的睡眠。

3岁以后

家长可以试着逐渐推迟半小时孩子晚上入睡的时间,孩子最好晚上8~9点入睡,早晨6~8点醒来,这样更有利于保证午睡很快入睡。同时,午睡时间能够保证1.5~2小时。

如此,无论早晨或者午觉醒后,孩子都会感到精力充沛,有着更好的专注力去玩耍和接受早教。

培养孩子睡眠好习惯注意事项

①、每个孩子的先天气质影响着睡眠模式的养成

大多数婴幼儿都属于容易型(易养型)的孩子,他们的吃、喝、睡、大小便等生理机能活动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调适良好),这类孩子生活规律,能够很容易地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但是,对于人数很少的困难型(难养型)孩子来说,由于他们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在饮食、睡眠等生理活动中缺乏规律性,对新食物、新事物、新环境接受较慢(调适不良),需要长时间去适应新的安排和活动。所以家长需要费很大的力气和极大的耐心,才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睡眠模式。

②、夜间入睡前一定要给孩子换上渗水性强的干爽纸尿裤

防止婴幼儿因漏尿、尿湿或更换尿布而被打扰睡眠。

③、同屋不同床

孩子的小床放在父母大床的旁边,小床上的物品一定要收拾干净,保证孩子仰卧位睡觉,避免发生意外。美国儿科学会和《中国婴幼儿睡眠健康指南》都建议,孩子在6个月前应该与父母分床睡觉,同屋不同床。这样的安排父母能够随时关注孩子的状况,便于夜间护理,并保证母乳供应。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妈妈更要注意不要同床睡觉,以防哺乳时因为妈妈困倦而误堵塞孩子的口鼻或者养成孩子奶睡的习惯。

④、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全家应该达成共识,父母双方尤为重要

夫妻应该互相支持,必要时给主要照看孩子的人休息一下或者小睡一会儿的时间,以恢复体力保持良好的情绪。

⑤、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哭闹着入睡,家长不必担心

正如《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所述,有时候家长可能需要让孩子自己哭着睡觉,这不会有任何伤害,家长也不需要担心。在那些孩子哭的晚上,其实家长正在帮助他学会自己平静下来。孩子不会认为家长抛弃了他或者不再爱他。 

本文节选自《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张思莱医师(zhangsilaiyishi)


来自:新浪育儿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