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牙是一辈子的事,尤其对于孩子。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国儿童患龋状况不容忽视,5岁儿童七成患龋,3~4岁以及12~15岁儿童均有一半左右患龋。对此,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有话说。
痛:孩子喊牙痛,就已经坏到牙髓了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秦满:成年人龋齿,大多两三年甚至更长才会坏到牙髓,但是对于小乳牙,一年就能坏到牙髓。六七个月大的娃娃上前牙才萌出,一岁多一点就能见到上前牙牙髓炎是门诊里的常事。
乳牙硬组织薄,髓腔与牙体表面近,龋损特别容易到达牙髓。而牙本质小管比较粗大,渗透性比较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细菌侵犯,这就是临床常见的儿童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不过乳牙的神经网络不是很完善,感觉也就不明显。当孩子说自己牙痛了,就说明牙髓已经有广泛的炎症了,这时治疗已经是亡羊补牢!
吃:小牙最怕软食物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医师葛立宏:现在很多孩子乳牙该脱落时不掉,主要原因就是吃的东西太软了。过去我们都吃粗粮食物,现在吃的都是细粮,很软,不利于牙齿磨损、脱落。现在有的孩子都七八岁了,吃个苹果还削成块、榨成汁,这种都不利于孩子牙齿的脱落和咀嚼功能的发育。
一般到两岁半左右,乳牙就长齐了。这时候吃的东西就可以逐渐硬一点,大人吃啥孩子吃啥了。并且不要再用奶瓶喂养,因为长时间的奶瓶喂养有可能导致错颌畸形。
有研究者提出,近200年以来人类错牙合畸形发病率处于增长趋势,而人类使用奶瓶喂养的历史也正好是200年,这二者间或许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刷:能自己系鞋带就能自己刷牙了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主任邹静:新生儿出生的第二周就应开始清洁口腔。把奶渣、食物残屑都清洁干净。长牙之前做不好口腔清洁,容易引起口臭和口腔内菌群的恶化。长期如此就会导致龋病的产生。
孩子萌芽时,会有痒痒的感觉,会想咬东西、流口水,这时可以给他用磨牙棒或者磨牙圈,让他去咬,帮助乳牙的萌出。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就应该给他刷牙,用指套牙刷刷。当乳牙萌出再多一点,可以给孩子换上能清洁牙面、摩擦的东西,刷头应该是泡沫、橡皮或者硅胶材质的。1~3岁的孩子可以换成软毛牙刷,到孩子6、7岁能独立系鞋带时,就能让他们独立刷牙了。
等乳牙基本萌出,还要增加牙线的使用,每晚睡觉之前清洁牙齿之间的缝隙。
糖:小牙不怕吃糖,怕的是多次吃糖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汪俊:龋病有很多种因素,牙齿的质量是其中之一,更为重要的还是口腔环境。而口腔环境取决于口腔清洁做得好不好,口腔细菌控制得好不好。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进食的频率,进入口腔中的食物,在细菌的作用下会变酸,所以,要控制好进食的次数,即定时进食。
很多家长不给孩子吃糖,其实除了糖之外,水果、零食里面都有糖。所以,小孩子可以吃糖,但是要科学地吃糖,除了要控制吃糖的总量,更为重要的是要控制吃糖的频率。我们很反对有些家长为了控制孩子吃糖的量,会把糖分几次给孩子吃,这样反而更伤牙。
治:全麻口腔治疗不会让孩子“变傻”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副主任夏斌:对于一些龋坏严重又不能够自主配合的孩子,我们推荐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综合治疗,但是家长总会担心:用了麻药我的孩子会不会就“傻”了?事实上,目前的研究表明,全身麻醉下进行牙齿治疗不会对患者的智力造成不利影响。但2岁以下患儿治疗需求和难度并不是很大,完全可以在门诊完成治疗,一般不建议运用全麻治疗。
全麻治疗后,很多孩子会说牙痛牙肿、上下牙咬着不舒服,这不是医疗事故,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全麻治疗是将所有的计划治疗集中在一次完成,有时甚至相当于门诊的十多次治疗,所以孩子口腔的反应、孩子的感受都会有所叠加。继续遵医嘱做针对性的处理,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都会消退。目前北大口腔儿童口腔科的全麻治疗在门诊就能完成,孩子1~2小时后就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