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这个寒假,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而非同寻常。教育部及各省教育厅日前做出推迟幼儿园、中小学、大专院校开学的决定,以防控疫情不断蔓延,这无疑给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上了一道“保险”,也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如何利用好这个超长假期,使孩子们在特定的境遇下依然能学有所得、获得心灵的成长,则需要家长多花一番心思。
寒假是孩子们相对放松的时期,但多数家长既希望孩子借助寒假休养生息,又希望孩子别太放飞自我,休闲、兴趣、阅读、学习样样不能少。面对突如其来的超长寒假,不少父母不免心生顾虑:疫情发生,孩子更多的时间是待在家里,会不会沉迷手机电脑?延迟开学,孩子会不会玩疯了,假期结束后很难再进入学习状态?
在这个非常的寒假,家长们如何既带着孩子好好玩儿,又能使之趁机养成好习惯、学习自我管理、丰富认知,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成长积蓄力量呢?
做好假期计划
很多家长深有体会,做好寒假计划有助于孩子的假期生活充实、有意义且能劳逸结合。但如何制定一个合理、切实可行的假期计划确实需要家长花一些心思。
很多时候,寒假计划在执行上跑了偏,与父母的一厢情愿不无关系——家长生怕孩子只顾玩乐无心学习,越俎代庖,密集地布置任务,甚至忽略了孩子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阻碍,以至于孩子百般不愿意,执行期间大打折扣,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制定寒假计划,少不了孩子的参与。家长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想法,依据具体情形共同商定一些阶段性的小目标。北京家长宋晓雨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我儿子平时写作业边写边玩,说了好多次也不见效。春节前,我对儿子讲,‘你已经读四年级了,应该学习自己做计划,安排每天的日程。’听说可以自己做决定,儿子很高兴,我们最后商定以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为一个单元,完成一项作业或乐器练习,现在看来效果不错,他比以前专注多了。”宋女士介绍,英语单词是儿子的薄弱之处,他提出每天背20个单词。宋女士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尝试弥补。
推迟开学,孩子们不到校上课,不等于“放羊”。比如,北京市各区教委会科学制定特殊时期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方案,组织学生在家期间的学习活动。北京市教委也将集中录制一批优质基础教育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和有线电视节目等方式播放。家长可以指导或督促孩子加强自律、有计划地通过网络自觉学习一些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钱志亮认为,计划的制定要根据家长自身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如果孩子喜欢阅读,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一些有价值、感兴趣的书,每天留出更多的、固定时间深度阅读。家长不要把活动安排得太满,每天给孩子留出一定的自主时间做他们想做的事情。钱志亮提醒,家长落实计划要温和而坚定,不轻易妥协、更改,孩子完成得好,要及时肯定和鼓励,激励孩子更积极地完成。
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
在这个疫情肆虐的假期,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家里,如果家有幼儿,父母最好把“病菌”这个概念讲给孩子听,让他们了解病菌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放在显微镜下看如同小小的怪兽,能致病,比如现在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能让我们咳嗽、发烧、很不舒服,有的病菌传播性很强。
孩子明白了病菌的可怕性,就会寻求不被病菌侵入的办法。家长可趁机告诉孩子保护自己的措施:好好吃饭、睡觉,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多运动,勤洗手、讲卫生,保证自己有个强壮的身体,一步步培养起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同时告诉孩子,现在外面有很多病菌,为了防止被感染,我们尽量待在家里。
对于已经上学的孩子,家长可以每天和孩子一起关注新闻,了解疫情,引导启发他们从点滴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防控意识。家长可以请孩子担任“家庭监督员”——监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提醒他们一定别去人多的地方;如果必须去超市购物,出门前戴口罩、回家洗脸洗手换衣服等,以防病菌侵袭。“家庭监督员”的身份虽小,但孩子会因此容易首先遵守这些规则,同时也能感到身上的一份责任,让孩子懂得:在非常时期,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不把病菌带给他人,就是对防控疫情蔓延最大的支持,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爱心和感恩之心。
让孩子动起来
近期,大多数人只能“宅”在家里,但天性好动的孩子在家里憋得难受。减少外出活动,家长可以选择和孩子一起做做室内运动,每天安排一到两个固定的时间段作为家人的“活动时间”,比如可以选择做操、举哑铃、练瑜伽、仰卧起坐、俯卧撑、用乒乓球拍掂球;做肌肉和韧带拉伸练习,如拉腿、扩胸运动和腹背运动;做做原地高抬腿或高抬腿走练习……尽量减少静坐的时间。
疫情当头,孩子们更需要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心肺功能、提升免疫力。但是,家长督促孩子运动,最好身体力行、全家动作一致。同时,在运动量上,应循序渐进,避免一次运动量过大难以恢复,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或每天运动量很小、点到为止。
在天气好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到室外空旷或人少的地方,进行短时间户外运动,比如全家一起跳绳、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等,平时父母都比较忙,在这个难得的长假期,父母可以借助和孩子的运动游戏,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增强家人之间的凝聚力。
在孩子心中埋下环保的种子
尽管引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元凶”还没有被确定,但是它因人食用野生动物而起,已是不争的事实。研究发现,目前有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野生动物:中东呼吸综合征、尼帕病毒来自蝙蝠;马尔堡病毒来自非洲猴子;拉沙热病毒来自老鼠;麻风杆菌疑似来自犰狳……2003年突然袭击我国的SARS冠状病毒,就被证明来自果子狸——果子狸与病毒源头菊头蝠接触、感染后,被人食用,结果将病毒传染给人类。
可以说,这次的疫情,是大自然对人类贪吃野味的惩罚!
但是,这是教训也是契机。今年1月13日,湖南省政协委员汪涵在准备提交的关于全面提高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民意识的提案中,明确表示了应从小对孩子进行自然教育:“假如能够将一些珍稀野生动物作为学校的吉祥物,那么孩子们求学期间,就会对野生动物有很好的保护。等他们长大了,不管在哪个行业,都有可能在自己的职场道路上,在自己企业的收入分配上,朝保护野生动物倾斜,这是一个不费钱,但又有意义、有趣的事情。”
其实,不仅仅是学校,家长们恰恰可以利用这个假期,和孩子一起关注野生动物。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杜绝品尝“野味”,并告诉孩子吃“野味”的危害性,使孩子先入为主、远离“野味”。父母和孩子一起通过阅读绘本、科普读物、看《动物世界》一类的纪录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做游戏等方式,了解野生动物的种类、习性以及自然界中动植物生生不息良性循环的规律;告诉孩子,禾花雀(黄胸鹀)曾一度被食客吃到濒临灭绝。对于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父母不妨和孩子共同学习我国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了解其中的条款。
在有关野生动物的亲子互动中,父母可以尝试让孩子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珍稀野生动物当作家里的吉祥物,从爱护这种野生动物开始,让孩子明白:食用野生动物违法、危及动物的生存发展、引发人类恶性传染病,还有可能带来各种隐形的环境生态危害,应人人喊打;每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善待、保护野生动植物、不吃野味,不伤害野生动植物是我们的行为底线之一。
由此,在孩子心里埋下“珍爱所有生命,保护好地球”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