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奶粉罐⑨ | 香兰素、白砂糖、麦芽糊精...奶粉配料中有这些敏感成分可得注意!

作者:张佳雯
2022-04-08

近日小编在回访奶粉智库网用户时,一位宝妈向小编分享到:“我家宝宝比较大了,在吃三段奶粉,我在使用比奶粉功能的时候就比较注意营养成分含量和敏感成分,比如香兰素、白砂糖等。”这位育儿经验超一年的熟手宝妈,其关注的敏感成分也是众多家长在选奶粉时的必看项。敏感成分有哪些?它们真的“罪不可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奶粉中常见的敏感成分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食品添加剂,一类为碳水化合物,下面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


image.png


食品添加剂需谨慎


目前能使用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食品添加剂有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香荚兰豆浸膏,也是我们常说的香精香料。在奶粉中添加香精香料能够适当掩盖奶粉的腥味,丰富奶粉的口感,但如果宝宝长期喝添加有香精香料的奶粉,容易形成依赖性,可能会导致宝宝不同程度的偏食。


根据《GB2760 - 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于以上三种香精香料的添加含量具有明确的规定:1段婴配粉中是不允许添加任何香精香料的,而2、3段婴配粉中使用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香荚兰豆浸膏也是有用量要求的。但仅在2022年,就有超3家乳企旗下1段婴配粉检测出香兰素,罚款总和超千万!除了家长们在挑选奶粉时注意奶粉中的香精香料,乳企在生产奶粉时也应更加注重产品安全,规避1段奶粉出现香精香料的现象。


image.png


在规定的使用剂量下的香精香料虽然无害,并且能促进宝宝的食欲,但对于尚未有味道体验的婴儿来说,长时间食用,会影响口味偏好,宝宝如果开始依赖添加有香精香料的奶粉,也增加了转奶、辅食添加或者断奶等一系列喂养措施的难度。因此,家长们在选择奶粉的时候,香精香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碳水化合物不能忽视


较为敏感的碳水化合物有白砂糖、果糖、玉米糖浆固体、葡萄糖浆固体、麦芽糊精等,读到这里是否有家长感到疑惑了:碳水化合物不是属于奶粉中的五大必需成分吗?现行国标《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规定,婴儿配方食品中的首选碳水化合物应为乳糖、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不得使用果糖。


image.png


白砂糖属于精制糖,果糖则提炼自各种水果和谷物,两者甜度较高,宝宝长期食用容易出现蛀牙,也有可能导致宝宝口味偏重,出现偏食、挑食等问题。玉米糖浆与葡萄糖浆的甜度相对较低,而麦芽糊精的甜度甚至低于乳糖。


image.png


这些糖在奶粉中能够使奶粉蓬松、不易结块、更容易冲调,甜度与白砂糖相比也较低,添加在奶粉中似乎“无功无过”,为什么会被列为敏感成分呢?


乳糖作为奶粉中最佳的碳水化合物来源,能够促进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有助于调节宝宝肠道健康、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其甜度低的特性也能减少宝宝偏食、挑食的风险。现行国标中也对1段奶粉中的乳糖的占比做出了规定,需达到总碳水化合物的90%以上,此外,新国标中新增了对2段奶粉中乳糖占比的规定,需达到50%以上,目前新旧国标都未对3段奶粉做出明确规定,而奶粉中玉米糖浆、葡萄糖浆、麦芽糊精等碳水化合物添加得越多,乳糖占比就越少,乳糖对于婴幼儿发育起的积极作用也相对减小了。


其实以上碳水化物也非一无是处,如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宝宝来说,乳糖作为碳水化合物来源就不友好了,而麦芽糊精与糖浆固体在缓解乳糖不耐受和降低渗透压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可以代替乳糖为宝宝供能,在部分特医食品中是较为常见的。


婴幼儿时期是宝宝味觉敏感、偏好形成的重要时期,小编建议家长们选择口味清淡的奶粉,预防宝宝因这些“敏感成分”产生虫牙或形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此外,开始吃辅食的宝宝也应尽量保证食物清淡且膳食均衡哟~

来自:奶粉智库网
分享
4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