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了“它”再喝奶,竟被紧急送往医院?专家提醒要这样做!

作者:牛奶罐子
2022-02-17

近日,江苏南京一名2岁半男童吃完砂糖橘后偷喝酸奶,结果却因肠胃严重不适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诊断结果:小肠肠套叠,必须禁食!无独有偶,近日山东烟台的王女士也因吃了太多橘子后喝了牛奶,开始上吐下泻,半夜被紧急送入急诊救治。橘子和牛奶相克?宝宝喝完奶禁吃橘子?


2f33b00ed1dd08e23f2425133bc430d0.png


下述实验来自央视新闻报道的权威实验:


【第一次实验】将250ml牛奶与2个橘子的汁液按照等比例进行混合。仔细观察混合牛奶液体,并未发现任何明显的沉淀物质。


【第二次加量实验】将250ml牛奶与10个橘子的汁液进行混合。观察出牛奶颜色变深,并未出现明显的沉淀物,但在透明试管上散落有细小颗粒物。


【第三次升级实验】将250ml牛奶与20个橘子的汁液进行混合。与前两次实验相比,本次试管壁上居然覆盖了一层明显的颗粒状物质。


6542c57e00c9e0f429bce3bebb6918f9.png


从上我们可知,牛奶和大量橘子汁液混合后确实会产生一种沉淀物质,那它是什么呢?


026145714b891699df1cd612defd48fd.png


牛奶与橘子混合产生的其实是牛奶中酪蛋白的沉淀物,牛奶中酪蛋白含量约占总蛋白质含量的80%。从三次逐步升级的实验可见,随着向牛奶中所加入橘汁量的增加,沉淀物才逐渐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是随着橘汁量的增加,混合物整体酸度提升,进而对酪蛋白才会产生沉淀反应。因为牛奶中酪蛋白是否沉淀跟环境酸度有关,牛奶的酸性环境逐步增加,酪蛋白达到其等电点(PH值接近4.6),才可能会凝固或凝胶化。这是酪蛋白在酸性环境下的正常沉淀,也是酸奶、奶酪等食品的生产原理。


这说明产生牛奶蛋白沉淀的主要因素是“酸度”。所以并非橘子和牛奶相克,而是所有能降低PH值的“酸”与牛奶相遇,都可能产生沉淀,包括胃酸(胃酸的平均PH值为1.5,相比于水果的酸度更高)。换句话说,就算你不吃橘子,只喝牛奶,也会在胃里产生絮状非液体性沉淀物!



4d82ba8c386d9ecd586f053b87735d44.png


上面我们说到,就算不吃橘子只喝奶,也会在胃里产生絮状沉淀物,因此新闻中2岁半男童吃完橘子喝酸奶进医院,并非橘子和牛奶相克导致。但宝宝总归还是产生了肠胃不舒服的症状,这是否说明牛奶本身在酸性环境下产生的酪蛋白沉淀物就是对宝宝身体有害的呢?


絮状物沉淀虽然看起来像是变质,可能影响食欲,但专家说:牛奶中的酪蛋白本身对宝宝并没有危害,并且酪蛋白形成的沉淀物对宝宝也是无害的,不会因此直接导致腹泻、肠胃不适等症状。

-①- 沉淀物在胃蛋白酶、胰腺消化酶的作用下,会被分解成水溶性的短肽,可自由地穿过肠粘膜,被宝宝身体吸收;

-②- 蛋白质被胃酸改变形状、结构变松散,能更好地和蛋白酶进行结合,使得宝宝身体更好地进行消化吸收。


而此次新闻中的宝宝,吃了酸性的橘子和牛奶后出现了腹痛、腹泻、肠叠套等身体不适症状,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是因为宝宝肠胃功能娇弱,进食大量凉性物质,不能完全很好地消化吸收。家长们应注意,尽量避免给小宝宝吃大量生冷食物,且辅食要注意营养均衡、结构搭配合理。

二是跟宝宝特定体质有关系,某些宝宝缺乏消化牛奶乳糖的酶类,具有乳糖不耐受,喝进牛奶后就会出现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在喝奶粉前要注意给其添加乳糖酶,或者是选择无乳糖配方的奶粉。


当然对于宝宝喝奶后又吃了少量酸性食物,家长们也不用恐慌,就是注意避免吃太多生冷食物而造成宝宝不适~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


本文责任编辑:张佳雯

来自:奶粉智库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