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智库网讯,今天是3月3日,也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和第10次“世界听力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耳朵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之一,主要负责捕捉声音信号。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没有做到科学用耳,或是当耳朵出现小毛病时不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导致听力下降,甚至造成永久损伤。
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15亿人
据世卫组织2021年3月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报告预计,到2050年,全球四分之一的人会有听力问题,近25亿人将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将需要康复服务。同时,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城市的噪音污染等因素,也使年轻人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大。
7条伤耳习惯你中了几条?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声音必不可少的器官。可是,平时我们不经意的一些小习惯都会伤害耳朵。
北京市海淀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陈平介绍,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存在这些伤害耳朵的小习惯:
1、煲电话粥或不正确的使用耳机:长时间或频繁地接听电话。
2、经常用硬物掏耳朵:用掏耳勺、牙签等硬物掏耳朵容易损伤耳道皮肤甚至鼓膜。
3、噪音:经常去KTV等高分贝场所,即使在这些高分贝场所短时间停留,也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4、过度疲劳、压力过大:人高度紧张时,耳朵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甚至可能引发耳聋。
5、不正确的擤鼻涕:如果用手捏住两侧鼻子擤鼻涕,压力太大会导致鼻腔的分泌物逆流,造成中耳炎。
6、经常酗酒:长期酗酒可能会产生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听力器官衰退,听力逐渐下降,导致神经性耳聋。
7、滥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
医生提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远离强声刺激和噪音。
减少随意掏耳朵的不良习惯: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可自行脱落,如有大块硬结的耵聍栓塞,应请耳鼻喉科医生用工具取出。
避免由于耳道积水引起的耳病:洗澡后可以用棉签吸收耳道的积水,游泳时最好使用耳塞保护耳朵,避免深潜水。
慎用耳毒性药物。
(责任编辑:胡志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