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智库网讯,当前,我国婴童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攀升,对于婴童食品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同时,由于我国婴童食品行业起步晚于国外,存在标准不统一、品质不高等问题,亟须加以解决。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就完善婴童食品标准、强化生产安全提出建议。
针对婴幼儿产品缺少统一认证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民进成都市委会主委杨建德建议,尽快规范统一婴幼儿产品认证标志,将其单独立项,由相关部门牵头尽快制订完善适用于婴幼儿使用的各类食品、日用品等检测标准。公开征集婴幼儿产品认证标志LOGO,某种产品经过检测达到标准后,外包装显眼处印上该标志,消费者购买时只需查看有无该标志即可。
(图源:网络)
杨建德还建议,建立婴幼儿安全产品大数据库或中心,实施婴幼儿产品异常信息投诉举报登记和处理机制,加强对婴幼儿产品生产、引进企业的督查,开展不定期抽查。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洁。她建议,对未成年人食品包装标识进行立法完善或国家、行业标准建设,以此控制儿童肥胖,保障未成年人食品安全。
高洁表示,目前儿童青少年消费较多的饮料、膨化食品、饮食高糖、高脂、高盐情况严重,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重要原因。将糖、脂肪、盐的含量等关键信息在儿童食品包装上以简单醒目的方式标识,是控制儿童消费“三高”食品的有效方式。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有专门的未成年人食品包装及标识的法律法规。已有的部分条款散见于《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中,也仅是针对婴幼儿食品包装及标识的专门性条款,《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则较为原则,实践中可操作性较低。
(图源:网络)
高洁建议,明确“儿童食品”的专门分类,出台用于未成年人的专门食品包装标识标准,对未成年人食品的营养成分标识、食品添加剂要求、食品安全标准等进行明确规定,在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消费对象的预包装食品上使用醒目、简单且易读的图形或者文字标识,对“高盐、高脂、高糖”食品作直观的提示,更好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黄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