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智库网讯,5月6日,杭州西溪印象城的“母婴室”的标志被换成了“育婴室”。一字之差,背后却是大变化。从前男士止步的母婴室变成了宝爸宝妈都能使用的公共设施,更好地服务带娃群体。
像印象城这样升级的“育婴室”并不在少数,这是母婴行业头部品牌Babycare在2022年母亲节期间开展的“更好的母亲节礼物”品牌行动之一,希望借此破除“母婴室”原本的性别化标签,让爸爸们更好地参与带娃。
除推动Babycare母婴室升级改名,品牌还将在北京、浙江、山东等8个省市陆续共建100个移动育婴室。相比传统母婴室,移动育婴室私密性更强,父亲带孩子也可以进入。母婴室内部设有护理台、哺乳椅、USB电源、儿童玩具等设施,能一站式满足宝宝哺乳、更换尿不湿、短暂休息等多种类型的功能需要。
随着Z世代成为育龄人口主力,新一代父母有着新的育儿理念,家庭分工日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爸爸参与到带娃过程,“带娃不分爸妈”“养育是整个家庭的事”正在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1年,除睡觉时间外,每天陪宝宝超过5小时的宝爸占比达43.8%。除了喂饭,陪玩等常规动作外,爸爸也参与到了讲故事、换尿布、辅导作业等多种育儿事务中,爸爸们不再是“猪队友”了。过往“男主外女主内”“带娃是妈妈的事”这些育儿标签对于新一代父母来说已经越来越不适用。
需要改变的不止固有的育儿观念,“带娃是妈妈的事”这样的标签也体现在了母婴产品设计上。比如带娃的包被称为“妈咪包”,都是按照女性的身材和审美设计的。比如大部分的母婴室都是男士止步,想要换个尿布都必须妈妈上。很多清洁产品会写“保护妈妈的手”...... 或许这些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关爱宝妈,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育儿是妈妈的事”这样的社会标签。作为母婴行业头部品牌,Babycare在今年母亲节推出的“更好的母亲节礼物”行动,正是希望从新一代父母的需求出发,“为爱 重新设计”,打破不合理。
除了让母婴室升级为同时向宝妈宝爸开放的育婴室之外,Babycare还重新设计了 “妈咪包”,撕掉明显的性别标签,根据体型、使用习惯、审美需求等,推出了爸爸妈妈都能用的“遛娃包”,还有更符合爸爸尺寸的婴儿背带,更能承受爸重量的积木桌等。通过对母婴产品的“去性别化”,助力育儿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我们重新设计的不仅仅是产品,也是新一代的养育理念和方式。”Babycare首席品牌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