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哥导读:宝宝辅食什么时候添加?吃什么?与转奶如何协调?关于这个话题,宝妈们有太多疑惑。不用担心,小库来解答!一站式攻略揭晓其中奥秘,帮助大家轻松应对宝宝的辅食挑战。快来查收这份专属指南吧!
年龄太小的宝宝还不具备发育成熟的肠胃,并不适合直接吃米饭,所以从6个月开始,家长们就可以为孩子准备相对应的辅食了,这个时候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正在不断完善,能吃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多。
但宝宝每个阶段需要添加的辅食种类都各不相同,因此宝妈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还是要遵守一定的顺序,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宝宝的辅食添加顺序吧~
宝宝在不同的年龄段都需要添加不同的辅食。一般来说,宝宝6个月时可以逐步添加菜汁、果汁、米糊、菜泥等;此后开始添加半固体的食物,如果泥、蛋黄泥、鱼泥、肉泥等;7-12月龄时可以由半固体的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固体食物,如菜粥、宝宝面等。
具体来讲,6-7个月、7-9个月、9-11各个阶段的宝宝,辅食应该这样添加:
(1)6-7个月
其辅食最好以小米汤、婴幼儿米粉为主。其软硬度最好是稀糊状,每天喂食时一次喂食一小勺即可,口味以清淡、多汁为佳。除了米粉,还可以加入一些彩泥、鱼泥、水果泥、豆浆等。软硬程度也最好以稠糊状最佳,每天每次喂食两小勺即可,可为也最好以清淡多汁为主。
(2)7-9个月
对于7-9个月大的宝宝,可以用来作为辅食的材料很多,比如烂面条、肝泥、肉末、豆腐、面包片、馒头片等。这时候辅食的软硬程度可以像豆腐一样,每天两次,每次喂食一两勺即可,同样以清淡多汁最佳。
(3)9-11个月
对于9-11个月大的宝宝,其可用来作为辅食的品种有碎菜、全蛋、小块肉类等等,软硬程度可以似香蕉,口味以清淡、无盐、少油最佳。
宝妈可以从添加最不容易引起宝宝过敏的米粉开始,先选择纯口味或单一口味的米粉,之后再为宝宝选择加奶加钙、果蔬、肉鱼或五谷类的米粉,但无论米粉的口味如何变化,营养和品质一定要有保障哦。在添加米粉之后,宝妈再逐步添加蔬菜泥、果泥、鱼泥、肉泥等,待宝宝乳牙相继萌出后,还可以给宝宝添加磨牙棒、婴幼儿营养面条等。
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先流食(如菜汁、果汁等),再半流食(如米糊、菜泥、肉泥、鱼泥等),再固体(如软饭、烂面条、小馒头片等)。
辅食应按照由少到多的顺序给宝宝添加,一开始只是给宝宝试吃与品尝,之后可以在给宝宝喂奶之余喂一些辅食,待宝宝适应后可以逐渐增加辅食的量。
知道了辅食该何时添加、怎么添加以后,有的宝妈又在辅食与奶粉之间产生了新的疑问。基于这个问题,可以拆解成以下三个步骤:
1、1岁以后奶重要吗?
无论是1岁前还是1岁后,奶对宝宝营养补充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虽然宝宝满6月龄添加辅食后,喝奶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家长们不必刻意去减少和控制奶量,更不要觉得添辅食后奶就不重要了。因为:
(1)随着月龄增长,宝宝胃容量也在增加;
(2)宝宝1岁前还是以奶为主,1岁后虽然逐渐过渡到以辅食为主,但奶还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不可忽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1-3岁宝宝每日奶量应达到500ml左右。
2、偏爱辅食,不爱喝奶
6月龄宝宝才开始添加辅食时,通常是吃原味高铁米粉。但随着月龄增加,辅食的新鲜口味增多,宝宝就变得不爱喝奶了,那么家长要适当调整奶与辅食的结构比例,纠正宝宝偏食习惯,保证奶量。
(1)先喝奶再喂辅食,可尝试在宝宝感觉饥饿时,比如早晨起来先让宝宝喝奶;
(2)规定喝奶时间,如早晚一杯奶,养成喝奶习惯;
(3)少量多次喂奶,如果宝宝每次喝奶较少,那就多喂几次;
(4)多表扬宝宝喝奶,在宝宝多喝一点奶后,给予及时表扬,增加宝宝喝奶的积极性;
(5)辅食口味清淡,1岁前不加盐,3岁前谨慎食用酱油、醋和游离糖。
3、只喝奶,不爱吃辅食
有些宝宝可能错过了辅食过渡黄金期,还是只喝奶,不爱吃辅食,又怎么办?
(1)饿了先吃辅食再给奶;
(2)多摸索宝宝的口味与喜好,辅食花样常翻新,颜色图案有讲究,吸引宝宝吃饭;
(3)实行奖励,当宝宝主动尝试新食物时,给予积极回应,让宝宝开心享受吃饭;
(4)放手独立,为宝宝挑选合适的辅食餐具,耐心教学,让宝宝学会自主吃饭;
(5)定时吃饭,与大人同桌不同食,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6)用杯子喝奶:戒掉奶瓶,保证合适奶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辅食添加变换过程中,有的宝宝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便秘等状况,这属于正常现象。这时家长们除了需要帮宝宝均衡辅食和调整喂哺,并适当补水外,还可以额外补充消化酶或者益生菌,来促进消化吸收、平衡肠道菌群。
大家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来和小库互动哦,小库也将持续关注各位家长的留言。比奶粉,上奶粉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