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幼儿食品行业处于稳步成长期。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3亿新生儿出生,婴幼儿食品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018年全球婴幼儿辅食需求规模为225.7亿美元,同比增长8.35%。未来几年,全球婴幼儿辅食市场仍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2020年全球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达到263 .9亿美元。
中国婴幼儿辅食产业发展概述及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的逐渐优化,以及二胎、三胎政策的实施,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统计,2012年,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2019年其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根据解数咨询 (Data insiderconsuylting)的数据,估计未来5年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720亿/年,年市场增速将保持在10%左右。
中国婴幼儿辅食的发展方向
婴幼儿辅食的品种较多,企业在产品分类方面,按生产许可分类就有3个类别8个品种明细。每一个品种,按原料、配方、工艺的不同,又可派生出更为细化的品种,满足婴幼儿对添加辅食的不同需求。
婴幼儿辅食行业的高端化、有机化已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中国食品消费及创新趋势白皮书(婴幼儿部分)》显示,婴幼儿食品中有机辅食所占的比例逐年攀升,中国本土品牌也在积极扩大有机产品种类。2013-2018年,婴幼儿奶粉和婴幼儿辅食品类中有机产品的比例逐年攀 升,2017-2018年比2013-2014年同期增长了122%,在婴儿辅食领域,有机辅食上升地更为明显。国际品牌积极向中国市场推出有机婴幼儿辅食品牌或产品线,有机食品的市场占 有率从2015年的4 .4%上升到2018年的16 .3%。在消费能力提升、育婴知识渗透、辅食多元化、个性化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国内婴幼儿辅食呈现出高速增长,显示出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量空间。
随着婴幼儿辅食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市场销售由最初主要是国外品牌的局面,逐步出现国产品牌的不断崛起。根据中国十大品牌网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品牌影响力指数排名》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位于前5名的仍是跨国公司的品牌,但国内品牌在《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等新政策法规发布实施后,行业加速优胜劣汰前十大品牌中的国产企业,通过差异化和品牌化建立起婴幼儿辅食品牌的 良好形象,逐渐获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排名前10的国产品牌企业中并没有婴幼儿辅食生产大省江西省和广东省。
婴幼儿辅食产品的质量安全备受关注
来自婴幼儿辅食国家监督抽查的权威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较低,抽检结果反映出部分区域性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为此,监管部门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随着我国一系列新政的发布和落实,经过近几年的有效监督管理,2015-2019年婴幼儿谷类辅食监督抽检结果显示,监督抽查合格率逐年增长。从2015年的91.80% 提升到 2019年的99.11%。
中国婴幼儿辅食产业的结构及调整
随着《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等新的政策法规的发布实施,婴幼儿辅食在原来只有婴幼儿配方谷粉的基础上,增加了婴幼儿面条、婴幼儿饼干、婴幼儿罐装辅食和辅助营养补充品等相关食品类别,极大地丰富了婴幼儿辅食行业的产品种类,婴幼儿辅食产业也出现百花争艳的行业状况。
新政策法规提高了生产企业进入婴幼儿辅食行业的门槛,如前述的审查细则明确规定了婴幼儿辅食不允许分装,且规定婴幼儿米粉需要以谷物(如大米、小米)为原料开始生产,彻底杜绝以往个别企业购买大包粉进行分装的生产行为。同时《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规定了滚筒干燥设备、挤压膨化设备、混合设备等生产设备的参数要求,促使企业生产设备向规模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等。企业为了达到细则的要求,需要再投入进行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厂房车间、实验室及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改进,促使婴幼儿辅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政策法规促使整个婴幼儿谷类辅食生产行业逐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呈现优胜劣汰的态势。2014年12月之前,全国婴幼儿谷粉获证企业162家,其中江西省和广东省两个婴幼儿辅食企业大省分别有69家和42家,截至2020年底,全国各省市婴幼儿辅食获证企业共有127家,其中婴幼儿谷粉辅食获证企业63家,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61%,而江西省和广东省分别有31家和8家,分别下降了55%和81% 。
婴幼儿辅食生产允许委托代加工,目前国内约有70%的婴幼儿辅食企业无代加工情况,约30% 的企业以部分或全部代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销售。代加工对于品牌运营商来说,直接利用生产企业已有的生产线和设备,更快地切入市场中,可有效帮助品牌运营商节约成本、迅速占据市场份额,而代加工企业也可以专注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但代加工也是一把双刃剑,产品一旦出现问题,生产企业所有的代加工产品可能都会受到波及,因此生产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管理,从原材料选择到生产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和生产要求,尽可能地避免产品出现问题,品牌运营商在选择生产企业的时候更应注重其质量安全控制能力。
(文章节选自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责任编辑:胡志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