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大家的普遍感受和反馈:市场很难,经营难!赚钱难!的确,伴随新生人口断崖下跌,疫情反复,以及经济环境萧条,人口红利、消费红利式微。但,母婴行业真的不赚钱了吗?最近,奶粉圈听见了几种说法。
“可能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母婴店的黄金红利期,所以没什么太大落差感,相比其他行业,觉得母婴还是能赚钱的”,一位于2020年疫情后开店,目前已经开了4家门店的90后店老板感慨道,开第一家店的第一天卖了8万块钱,让他充分意识到了母婴门店的爆发性和赚钱的可能性。
对于,没有经历,就没有落差。怎么来看?
不可否认的是,当下市场大环境相当不乐观,就以最核心的用户群体数量来说,从1999年到2018年中国新生人口一直保持在1500万以上,有的年份甚至更高,但是从2019年的1465万,到2020年的1200万,再到2021年的1062万,新生儿数量不断下滑,直接腰斩了一半,母婴市场如何不难。
在此,对比起来,以前的生意有多好做,门店推荐能力强,消费者好教育,卖一罐产品可以赚一百多,存量市场,竞争也不是很激烈。
而现在,消费者减少了不说,还越发理性,难教育、难推荐,窜货乱价、低价竞争、线上分流之下,卖一罐产品赚不了太多钱,有的产品还要亏本卖,并且房租成本、人力成本还在不断攀升。此前,奶粉圈就给大家计算过,母婴连锁门店的综合毛利率多在30%左右。
过惯好日子,一下过渡到相对不那么好的日子,一时间很难接受,并且调整不过来。而没体验过好日子的,可能也会觉得当下的日子还不错,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对于从红利期过来的大家,对于当下市场难的认知,是否过于陷于和过去的对比,一定要理性的来看待当下市场,降低预期,多看看大环境和其他行业。
“母婴高毛利的时代已然过去,赚不到容易的大钱了,但是能赚到合理的钱”,一位已在行业开了十多年母婴店的老板说道。2009年察觉到母婴红利,她开了第一家门店,此时正是母婴店飞速发展的阶段,从2009年到2017、18年,她把握住了母婴店的黄金时期,可以说开店就赚钱,而对于现在,她十分清楚,首当其冲的是要做好经营,并且经营好了才能赚到钱。
不是赚不到钱了,只是赚钱难了,赚钱需要真本事了。
所以,一方面大家需要调整的是自己的心态,另一方面在降低预期的基础上,面对当下市场环境,更重要的是大家要积极适应变化,迅速做出经营调整,增强自己的硬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然真的很容易像此前渠道说的,“靠运气挣来的钱,也会靠实力败光”,这阶段的竞争激烈,全是真刀实枪,错一步、慢一步很可能都是节节败退。
总而言之,不管是单店还是连锁都要有自己的专业性,都要做好品类布局,都要做好选品,都要降本增效,都要做好自己的会员用户管理……从粗放到精细,从赚快钱,到赚慢钱,往对的方向努力付出,才有可能收获。
“母婴行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冰点,这个阶段,对于更多的门店来说重心不是赚钱,也很难赚到钱,而是如何活下去,熬过这两年才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某资深业内人士表示道。
近两年,母婴店的生存状况较为艰难。最主要的是新生人口的冰点和利润的冰点,比如当谈到2022年的出生人口时,大家对此都不是很乐观,从市场反馈来看,受生育意愿、疫情疫苗等综合影响,有业内人士认为会在800万以下,此前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就曾对奶粉圈说过,今年上半年新生人口预估400多万,同比2021年下滑10%左右。
所以,今年,很多区域渠道的关店和亏损状况非常严峻,有市场门店关店率达到50%,有不少渠道亏损在40%以上,资金链断裂、转型失败等导致经营一落千丈的渠道不在少数。这个阶段,保生存可谓是母婴店的核心要务。
可以说,对于绝大多数渠道而言,母婴行业的阶段性红利已经过去,在行业冰点时,一方面要看此前的储备能否足够过冬,另一方面,要减少折腾和消耗,尽可能的做牢根基,保存实力。有人说这个冬天,到2023年即将过去;有人说,还要3-5年,行业混乱的现象将会得到改善;还有人说,冬天将成为常态。对于大家,最重要的是,能否等到市场变好的时候。
我们无比肯定的是,母婴仍然是众多行业中较好的行业,不管是它的刚需性也好,不管是三胎政策也好,只是,未来一定是能者居之,在合适的时间做最恰当的事也是一种能力。
(责任编辑:利佳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