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江湖,高手云集。披荆斩棘,方能争霸武林。
看家本领,拿手好戏。各显神通,谁能笑傲江湖?
在奶粉江湖系列前两篇文章中,我们有提到:随着人口红利增速放缓,市场蛋糕越变越小,头部乳企为了保持领先优势,都在扩展第二增长曲线。有的在奶粉细分品类方面扩张版图,尽早抢占下一块蛋糕;有的则主动出击,助推大健康产业,挖掘营养品市场潜力,这些抢滩布局的企业发展如何?
近年来,在疫情常态化、9095后高知父母“科学育儿”理念、年轻人“朋克”养生意识、人口老龄化等多重条件影响下,国民健康意识崛起,对营养品、保健品需求愈发旺盛。有需求就有市场,不少乳企已“抢占先机”。
2022年上半年,健合集团收入59.55亿元,同比增长9.8%,纯利同比减少5.2%。其中婴幼儿奶粉收入24.62亿元,同比减少3.1%;成人营养及护理用品(ANC)20.46亿元,同比增长7.3%;宠物营养及护理产品7.25亿元。
从业绩来看,健合的业务构成中,成人营养与婴配粉业务收入占比最多,其中隶属成人营养板块的Swisse在中国内地2022上半年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2.9%,占集团ANC销售额的61.1%。健合布局全家营养的“高瞻远瞩”自1999年推出合生元婴幼儿益生菌开始,2015年收购Swisse进军成人营养,2021年又收购Solid gold涉足宠物营养,目前看整体情况都还不错。
近年来得益于大健康产业的高速发展,乳企们布局营养品市场的“任督二脉”被打通,澳优、飞鹤、贝因美先后进军营养品领域,伊利在2018年组建了健康饮品事业部,君乐宝则在2019年初成立了营养品事业部,乳企们的涉足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营养品市场的发展。
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之下,其余这些涉猎营养品的乳企上半年表现得如何?
上半年,澳优营养品业务实现收入7880万元,同比增长15.4%,该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澳优去年新推出的一系列益生菌产品,包含爱益森首护小橙盒在内的销售贡献;飞鹤旗下Vitamin World零售保健业务产生收益为9900万元,占飞鹤总收益的1%,相比去年同期1.1亿元的收益,同比下滑10%。
相较于将营养品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乳企,专攻营养品领域的汤臣倍健上半年总营收为42.21亿元,同比微增0.55%;净利润10.57亿元,同比下滑23.83%。其中主品牌“汤臣倍健”收入23.61亿元,同比下降7.91%;关节护理品牌“健力多”收入7.33亿元,同比下降13.83%;“Life-Space”益生菌产品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49.69%。
随着市场增速放缓,后疫情时代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残酷,单一的经营模式已经很难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要求,很多乳企开始谋求新的盈利点。但从上半年业绩来看,营养品在乳企业绩中占比仍然很小,还需要时间发展。
乳企们在营养品上频频发力,看中的是营养品市场背后的无限潜力,以期待未来在此基础上做出更多加法。综合前文数据,我们也有一些观点和大家分享。
从财报中营养品在乳企整体业绩的占比来看,营养品规模还不大,但大家都在加大研发做布局,这和营养品市场本身的潜力有关。疫情常态化之下,消费者对“免疫”的重视度增强,对补充营养品有了更多的需求。欧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行业总规模为 1,892 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6.60%,同时预计2022年中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收入将达6343亿元。
而得益于营养品本身更迭快速的特性,乳企的入局也推波助澜着营养品品类向更多元发展,从基础的维生素、矿物质,向DHA、益生菌、乳铁蛋白,甚至新兴的胶原蛋白、GABA、NAD+等种类扩散。其中,益生菌的红利凸显:
先有国家发布《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食品用益生菌通则》等相关政策,以助行业规范化;后有乳企将益生菌作为重点品类,财报中也有迹可循,健合上半年相继推出合生元益生菌奶味、合生元益生菌滴剂两款新品;澳优则自主研发出中国第一株婴幼儿菌株 MP108 鼠李糖乳杆菌,打破了海外机构对婴幼儿益生菌研究的垄断,推动了中国婴幼儿益生菌菌株本土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说到益生菌专利,君乐宝2011年就已获得主要针对成人的N1115专利菌株认证;伊利今年开发的乳双歧杆菌 BL-99 益生菌,获得了国内外 5 项发明专利,主要针对中老年人群。
由此可见乳企们对益生菌研发的重视,并且得益于乳企本身的研发经验和渠道基础,澳优益生菌上半年的总销售额为0.54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82.4%;健合集团上半年于中国内地产生的益生菌收入为4.9亿元,同比2021年同时期上升6.5%。
大健康的发展潜力持续为乳企向全家营养延伸注入着信心,从聚焦婴配到聚焦全家化定位,乳企们凭借自身的强大优势,将支线拓展至婴配粉、儿童粉、液态奶、特配粉、营养品、中老年奶粉等多样化品类。不管先涉猎哪一版块,考验的都是乳企的综合实力,包括科研、运营、渠道、消费者教育等多方面能力,有实力者才敢入局。
总之,包含伊利、健合、澳优、君乐宝、圣元、贝因美等在内越来越多的乳企打下营养品“头阵”,让我们看到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潜力,更重要的是为乳企的未来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反观营养品市场,深陷低价竞争的泥潭,从汤臣倍健的数据中可看出,净利润下滑,可能是受到经营成本和市场促销等的影响。因此营养品企业同样也在做加法,安琪纽特、惠优喜、新西特等企业都在全力扩展第二增长曲线,纷纷向儿童粉版块进击。
乳企和营养品企业的相互拓展,相互融合,都是为了加持竞争力,让自身在这残酷竞争中激流勇进。究竟谁能乘风破浪,坐稳行业地位,持续引领行业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利佳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