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笔者时隔一年多再次走访了成都某区域某医院外的母婴市场,竞争的残酷、物是人非的变化,让笔者感慨颇多。
一直以来,医院外的店铺都是母婴渠道布局的重点,很多医院店外都有母婴店一条街,该区域也不例外。
犹记得去年笔者走访时,该条母婴街道有5家母婴店(以A\B\C\D\E店来简称),值得注意的是其中4家均为该区域头部连锁布局,1家为跨区域连锁,并且绝大多数以大店模式开店。其中A母婴连锁有7家店面,B母婴连锁有6家店面,C母婴连锁有5家店面,D母婴连锁有3个店面,只有E母婴连锁有1家店面。从各家门店的规模,不难想象当时这条街母婴业态的盛况。
而从这次走访来看,此前最大的A母婴店已缩店至只剩下1个店铺了,B母婴店收缩了1个店铺,C母婴店负责人表示也将至少收缩一个店面,而夹在其中的E母婴店已经关店了,市场的残酷备显。
并且在走访中,有3个点让笔者很是触动:
一是回想上次来,关店的E母婴店正在门店做地推活动,而这次热闹不在,只剩下一地的冷清,感受对比反差极大。
二是几家母婴店连着缩店,空着的店铺成串,关闭的店铺也都还没租出去,一眼望去,紧闭的大门、门口稀稀拉拉停着的电动车,以及还没有拆掉的母婴店招牌孤零零的挂在门头,备感萧条。
三是在笔者走访这条街母婴店期间,基本上没有消费者进店,可见当下门店进店率的严峻。
从5家连锁店22个店面,到4家店13个店面,从大家争先开大店,到当下不断的缩店,看着这一条街的母婴店,一种从辉煌走向萧条的落寞感油然而生,而这又何尝不是当下各区域母婴渠道现状的缩影。
进一步与各家门店沟通,让我们侧目的是,缩店之下,实体母婴门店今天各方面的艰难与无奈。要知道,这些母婴店都是当地的头部母婴渠道,抗风险能力已经相对较高了。
(1)营收利润下滑,各项成本居高不下。相比其他医院外,该条街更为严峻的缩店现状,核心是因为该条街此前普遍的大店经营模式。并且,该条街门店房租成本较高,据C母婴连锁店负责人透露,其门店共4百多平,年房租60多万,经营压力大。
在降本增效的当下,如何降本?最核心的两大支出就是店铺租金和员工工资,对于像医院外这样的母婴店布局战略性重地,很多渠道不会选择关店,采取缩店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减少成本,提高坪效,另一方面仍然能够抢占医院的母婴市场。
(2)出生率降低,新生人口减少。对于这一点,相比其他社区店、商场店等其他区域的母婴店,对于依靠新生人口流量的医院店,可以说是最先感受到以及感受最强烈的,该条街很多门店都反馈,现在生孩子的少了,生意自然也就差了。
(3)进店率低,购买渠道多元,电商影响大。“现在很多消费者,早已在网上准备好了待产的东西,很少再来门店购买”,一位店员感慨道。所以,虽然看到医院门口还是有很多孕妇或者抱着孩子的家长进进出出,但是进门店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于这一点,母婴连锁布局医院店想要借由医院的新生人口流量为其他门店引流还是不容易的。
并且,随着蛋糕盘子的收缩,该条街的母婴店,今天各区域的母婴店竞争都是更加激烈的,生死存亡,实力较量,胜者为王。
有人没有办法熬下去,比如那家关掉的E母婴店;有人通过缩店来保存实力,继续熬下去,比如A、B、C母婴店;有的还在想接下来该做怎样的调整,以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比如D母婴店。不知大家是否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过程中,也伴随着更加激烈的专业提升和内卷,比如B母婴连锁和C母婴连锁进一步升级健康调理,加大营养品板块的布局和专业提升。
总之,这条街的母婴市场现状不是个例,今天,母婴行业,关店、缩店……时刻在发生,竞争的惨烈在各处显现,此前和某渠道聊天时其就谈到,“今天,在面子和里子的问题上,无疑要丢掉面子,扎实里子,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都能熬下去,熬过母婴寒冬,静待发展之机,以专业制胜,成剩者为王。
(责任编辑:利佳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