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显示,截止2017年,我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8%,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9年保持100%,乳制品抽检合格99.2%,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99.5%,在食品中保持领先,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已经步入世界乳品发达国家水平。
2019年10月16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办了“提升乳品质量 企业公开承诺”活动。伊利、蒙牛、光明、飞鹤、君乐宝、三元、完达山、圣元、银桥、新希望、雀巢、美赞臣等12家大型乳企负责人分别向全国消费者作出郑重承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接受社会监督。
“海淘奶”逐渐脱粉 国产乳业重拾信心
曾几何时,中国家长们试图通过各种渠道购买进口奶粉。也正是那段时间,总会有孩子家长四处打听可靠的海外代购。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7年,我国进口婴幼儿奶粉数量从4万吨增长到29.6万吨,涨幅超过7倍。
10年来,中国乳业爬坡过坎、砥砺前行,由于整个行业的不懈努力,我国乳品产业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向好,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实现了逆境增长。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彻底把中国奶粉打入了谷底,当年国产奶粉在中国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大约在25%左右,2015年起国产奶粉开始逐渐复苏,当年占有率为39%,直到去年爬坡到49%,为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2019年中国奶粉实现市场反转已成定局。
不仅如此,我国乳品产业集中度、企业规模化、产品多样性、品牌信任度也有很大提升,许多产品在国际获奖,质量与国外品牌媲美。
为了娃的“口粮” 监管部门硬核守护
振兴中国奶业,重塑国人消费信心,这不仅是中国乳业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成为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我国先后制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文件,坚持配方科学安全审查“三原则”:必须添加的营养素一个都不能少,可选择添加的营养素必须明示,不应使用的物质坚决禁止;坚持标签标识审查“五不得”:不得使用虚假、夸大、违反科学原则或者绝对化的词语,不得涉及疾病预防,不得涉及治疗功能,不得涉及保健功能,不得含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以外的其他功能声称。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生产经营企业的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飞行检查和体系检查。自2016年起,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月月抽检、月月公布”。
2019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市场监管局共抽检乳制品22903批次,合格22863批次,不合格40批次,合格率99.83%;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2665批次,合格2660批次,不合格5批次,合格率99.81%。
严格的监管,换来了好成效: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大幅提升,我国乳品生产企业,特别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检验检测能力、企业管理水平等处于国际同等水平。
言必信行必果 以优质产品取信于民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曾表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与生产,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中国人的奶罐子一定要捧在自己手里。
2008年至今,社会对奶类的关注度、企业的重视度以及消费者对奶类的质量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这促使中国奶业乳品质量安全水平也发生了质的改变。
市场监管总局局长肖亚庆在“提升乳品质量 企业公开承诺”活动上指出,从企业来讲,公开承诺是履行法定义务的重要方式,“晒”出责任、亮出承诺,有利于增强食品安全责任的透明度。从监管来讲,公开承诺是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督促企业落实责任。从消费者来讲,公开承诺就是把食品的选择权、信誉的评价权交给消费者,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从社会来看,公开承诺表现了企业接受监督的勇气和保证质量安全的底气,有利于增进信任,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伊利、蒙牛、光明、飞鹤、君乐宝、三元、完达山、圣元、银桥、新希望、雀巢、美赞臣12家大型乳企负责人在活动现场分别作出了承诺,承诺以最严格的标准、最先进的技术、最规范的管理,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与此同时,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携77家参会企业也共同发出“提升乳品质量 我们共同行动”倡议宣言。
肖亚庆还强调,企业要把承诺变成行动,“言必信、行必果”,始终把责任挺在最前面,确保上市产品质量安全,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出厂,靠优质的产品取信于民。要下决心把乳业做强做优,生产出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高品质乳业产品,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品企业,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