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牧场到销售,飞鹤、伊利、君乐宝、圣元、澳优、蓝河、雅士利、宜品用全产业链保障宝宝“奶瓶”!

作者:叶天天
2020-11-27

奶粉作为没有母乳或母乳不足的刚需食物,很多妈妈在选择时都比较慎重,比奶源、比原料、比配方,更是很多熟手妈妈的一贯操作。不过除了以上这些,稳定的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回购率,所以对于乳企而言,建立稳定的产业链尤为重要。

全产业链

实现从奶源到销售全程可控

对于奶粉而言,从奶源到成品,一般会经历三个步骤:采集奶源到加工生产再到检测,抽检合格后就正式进入销售。虽然只有三个大步骤,但其中的细化分工就有很多了,比如在奶源采集这个部分,还包括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饲料加工、挤奶等多个步骤,链条长,环节多。

微信图片_20201127082114.png

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了都会影响奶粉的质量安全,所以构建全产业链模式可以更好的控制其中的细节。全产业链是指从源头到终端所涵盖的种植、采购、物流、食品原料/饲料原料及生化、养殖与屠宰、加工、分销、品牌推广、销售等多个环节构成的完整产业链系统。通过对产品质量进行全程控制,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这样的控制模式对于乳企和消费者都是有好处的。

于乳企而言,共有三大好处。第一,可以实现从牧场到销售全过程的监控,从原奶到奶粉,全过程清晰可控;第二,全产业链以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实现奶粉生产,更能全链把控奶粉的质量安全;第三,产品质量也可以通过全产业链的模式进行追溯,为后期品控这一步骤提供了很好的凭证。

于消费者而言,共有两大好处。第一,产品品质更有保障,消费者可以通过溯源码进行追溯一罐奶粉的全部信息,安全感更强;第二,产品供应也更加稳定。毕竟爸爸妈妈在选择一罐奶粉上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与精力,如果一款奶粉总是缺货,那么频繁的转奶对于宝宝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所以布局全产业链是乳企长久发展的法宝之一。

众多乳企加持全产业链

用实际行动保障宝宝“奶瓶”

品质是乳企的生命线,所以保障每一个环节不出错是乳企的根本措施。在《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中也强调了乳企应积极推进奶源基地专业化生产,大力提倡全产业链的布局。其中《方案》指出,要逐步将“养殖户+奶站+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链条升级为“专业化饲养企业(合作社)+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实现奶牛养殖与乳粉加工直接协作。

微信图片_20201127082118.jpg微信图片_20201127082118.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此,近些年乳企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立全产业链模式。比如飞鹤在北纬47°世界黄金奶源带上,打造了一条从饲草种植、牧场集中养殖、生产加工、到终端销售及后期服务等环节的产业集群;伊利金领冠在新西兰南岛的坎特伯雷地区上,打造了一条始终为中国宝宝带来纯净营养的全产业链;君乐宝在河北、河南、江苏、吉林等地建设了13座现代化大型牧场、20家生产工厂,全链管理,确保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安全的乳制品;圣元在法国投建了卡莱工厂,其奶源也采自北纬48°欧洲黄金奶源带——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确保了奶源的品质和新鲜;澳优在全球已拥有10个工厂,而且牧场与工厂距离在70公里以内,确保鲜奶以最快捷的方式送达工厂,保障奶粉的品质。

此外,蒙牛雅士利、蓝河、三元、宜品、和氏、百跃、雅泰、完达山、智冠等多家乳企也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这样的布局也为他们在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上提高了竞争力。

做好基础功

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

食品安全是社会永恒的关注焦点。对于乳企来说,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高品质的产品是责任,而采用全产业链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从“牧场”到“奶瓶”,生产每一环节均保证自有、自控,更值得消费者的信赖。此外,由于布局全产业链模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所以还有助于提高乳制品行业的集约化和专业化。

微信图片_20201127082122.png

在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乳业市场,全产业链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对于乳企而言,以全产业链视角应对市场竞争,需要重视三大“端”口——产业链源头的养殖端、生产端和面对顾客的消费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养殖端是整个产业的开端,稳定的养殖端是保证奶粉在市面上稳定供应的条件之一;生产端包括了原奶到成品的全部过程,是整个生产链中的核心,而消费端是与顾客建立粘性,扩大市场份额。

所以,严格控制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以关键环节引领其他环节的发展,整合产业链,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奶粉智库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乳企能够继续加强全产业链,打好基础功,助力乳业高质量发展。

来自:奶粉智库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