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库看到不少宝妈在问“奶粉为什么会出现颜色有差异的情况”“颜色偏白偏黄有差异吗”“什么颜色是正常的”……这类问题。其实奶粉的不同颜色通常是和原料、加工方式、存储运输等因素有关,家长们无需过分担忧。
具体来说,同一品牌的奶粉颜色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奶粉颜色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原料——牛奶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奶牛,因饲养环境、饲料种类、季节变化等因素,产出的牛奶在营养成分及色泽上都会有所不同。比如,夏季气温高,奶牛饮水量增加,干物质采食量下降,导致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下降,而牧草茂盛,奶牛摄食的绿叶蔬菜更多,就会导致牛奶中胡萝卜素等天然色素含量增加,从而使得奶粉颜色偏黄;冬季气温低,奶牛食用的鲜草量减少,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供给减少,乳汁颜色可能偏淡。因此,即便是同一品牌,若其奶源遍布全球多个地区,奶粉颜色自然也会有所差异。
首先是营养成分方面,能够使奶粉着色的营养成分大部分都是黄色或者橙黄色,比如叶黄素类物质、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E、维生素K1和K2等,这些成分的颜色会影响奶粉的整体色泽。此外,同一品牌的不同段位奶粉,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其脂肪含量往往会有所不同。一段奶粉脂肪含量相对较高,二、三段奶粉逐渐降低脂肪含量,由于脂肪本身呈现淡黄色,因此脂肪含量较高的奶粉颜色偏黄;反之,脂肪含量较低的奶粉颜色则相对较白。
奶粉加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颜色产生影响。比如在喷雾干燥阶段,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的微小调整,都可能改变奶粉颗粒的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而影响其颜色,喷雾干燥的奶粉通常比滚筒干燥的奶粉颜色黄。此外,为了保持奶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不同批次之间可能会根据原料特性进行微调,这些微调也可能间接导致奶粉颜色的细微差别。
奶粉从生产线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储存和运输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都可能对奶粉的颜色产生一定影响。比如,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奶粉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颜色变深;而湿度过高则可能引发奶粉结块,影响颜色的均匀性。因此,正确的储存和运输方式对于保持奶粉颜色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当家长们在查看奶粉色泽时,看到的是乳黄色、浅黄色、甚至偏白,只要粉质有光泽,颜色均匀无异味,就属于正常的性状。如果发现奶粉颜色深浅不一或暗沉,可能需要警惕奶粉可能已经变质。虽然颜色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奶粉的某些特性,但并非评价奶粉质量的唯一标准,每款奶粉都有其独特的配方和工艺,以满足不同宝宝的营养需求。
解答完这些疑惑,进一步对于该如何辨别奶粉真假这个问题,在这里,小库也跟各位家长分享几点。
真奶粉的包装是完好无损,封口平整,在奶粉包装上有清晰的印刷图案,明确清晰的生产日期、产品配方和企业信息等必要的文字说明。
家长在选购时可扫描罐体的溯源码,查看奶粉生产日期、批次、生产者、生产许可证、配料表等信息;同时,溯源码还支持查看奶粉诚信评价、消费者指南信息、质检报告等信息,帮助辨别真假。此外,也可以通过查追溯码、物流码、商品条形码等防伪标签验明真伪。
一般情况下,家长可以通过试手感、辨颜色、尝口感、闻气味、看溶解等方式来辨别奶粉真假。比如真奶粉有乳香味,劣质的奶粉香精味很浓,又或是没有一点香味,那么这种奶粉的脂肪和蛋白质很可能连最起码的指标都未达到。
所以谨慎起见,小库建议宝爸宝妈在日常选购奶粉时,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不仅有丰富的产品可以进行选购,还能保证奶粉货源的可靠性,也能向店员素要相关产品的质检报告等。
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想了解的内容,也欢迎多多来和小库互动~比奶粉,上奶粉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