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绿便,家长们常怀疑是奶粉作祟,急着想换奶粉。但别急,绿便背后原因多着呢!不一定都是奶粉的错。咱们得搞清真相:绿便可能是宝宝消化小插曲,或是饮食变化影响。先别急换奶粉,观察观察,必要时咨询医生,科学应对才是正道。
饥饿型绿便
原因:饥饿加快肠道蠕动,胆绿素来不及被还原,就从大便中排出,出现绿色大便。
性状:便量少、带有少量粘液或泡沫。
对策:适当增加奶量以确保宝宝吃饱。
食物颜色导致
原因:如果宝宝吃的食物是绿色的,色素就会在大便中呈现绿色。
性状:大便呈绿褐色或者夹杂绿色,颜色深浅不一。
对策:正常现象,无需过多干预。
腹部受凉
原因:受凉会导致肠蠕动过快,胆绿素来不及被还原,导致大便呈绿色。
性状:大便黄绿色带粘液,比较稀,而且次数较多,宝宝还会有哭闹不安的情况。
对策:注意腹部保暖,不要随意吃凉食。
铁剂型绿便
原因:饮食中铁含量较高,铁质没有被完全吸收,就会导致宝宝大便呈绿色。
性状:大便呈深绿色软糊状,有正常酸臭味。
对策:如果宝宝没有其他不适,家长则无需在意,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对铁的吸收利用增多,大便就会逐渐正常。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这几种绿便跟奶粉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大便发绿也不用担心的,属于正常现象。
另外喝水解奶粉的宝宝也会经常绿便,这主要是因为水解奶粉分子颗粒小,在肠道内更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在宝宝体内停留时间比普通配方奶粉短,胆汁来不及被还原成胆红素就从大便中排除,大便就会呈现为绿色。这种绿便被称为生理性绿便,这是几乎所有水解蛋白奶粉都会出现的情况。
但如果宝宝大便为黄绿色,有颗粒状的奶瓣或者泡沫,并且还有异臭,那就要警惕了,这一般是由于宝宝对脂肪消化不良引起的。
这种情况呢要注意不要过度喂养,保持合适的奶量。如果一段时间后还没有改善,那就需要考虑换一款更好消化吸收的奶粉,在选奶粉时可以关注一下下面这些营养素:
小分子水解蛋白:将牛奶蛋白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更易消化吸收,还能预防肠道小敏感。
OPO:这种脂肪酸能够提高宝宝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软化大便,不易形成钙皂,减少宝宝便秘。
CPP:cpp能够与钙、铁、锌发生螯合反应,促进钙、铁、锌等二价矿物质的吸收。
益生菌+益生元:黄金搭档,可以帮助维持肠道内生态环境平衡、促进消化吸收等等。
母乳低聚糖HMO:促进婴儿肠道菌群生长、完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大脑发育。
α-乳白蛋白:安睡因子,具有调节睡眠、情绪、应激的作用。
总之,宝宝拉绿便一般都属于正常现象,只要大便次数、性状、精神等没有异常,就不需要特殊处理,更不需要换奶粉。
如果宝宝便便次数明显增多,性状异常,精神状态不佳,这个时候,就需要看一看医生,然后考虑换一款奶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