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手足口病、流感、轮状病毒、麻疹、风疹…10大春季疾病,预防措施来了!

作者:奶粉智库
2024-03-06

春季早晚温差大,冷热交替,人体免疫力相对低下,尤其是婴幼儿群体,这为活跃的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提供了乘虚而入的机会。但预防大于治疗,今天我们盘点了10大春季常见疾病,教家长们提前预防~


01、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以飞沫、呼吸道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间接传播,潜伏期较短(1~3天内发病),通常分为甲、乙、丙3种。


症状:刚开始主要是发热,且温度较高(通常39°~40°),发热反复持续,还会出现头痛、全身无力、关节肌肉酸痛等症状;紧接着会出现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状。流感病程一般较快,但随着病毒的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



预防:接种流感疫苗是防范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流感病毒变异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不同,因此接种最新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效果。另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均衡饮食、保持运动量、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02、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基因与环境互相作用而诱发的多因素、非感染性疾病,有很明显的季节性。


症状:在接触冷空气、灰霾、尘螨、花粉等过敏源后,容易在早上或晚上出现鼻腔奇痒、打喷嚏、大量流涕或鼻塞、咳嗽等过敏症状,病程或长或短,与过敏原具有直接相关性。


预防: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减少鼻炎发作;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包括吸入性和食物源性;鼓励孩子多运动(如游泳),鼓励大一点的宝宝在比较温暖时用冷水洗脸,让其提高对冷水、冷空气的适应能力。


0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常见的有20多种)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还可通过接触病人的皮肤、黏膜、疱疹液感染。


症状: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疼痛明显)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预防:目前还没有一种很成熟的疫苗,主要靠日常的预防,比如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宝宝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


04、急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在春季比较多见,由花粉、虫咬、病毒感染、药物或食物过敏导致的炎症性充血,大量的血浆液体渗出到局部软组织,造成局部皮肤水肿性损伤,一般仅持续几小时或几天。


症状:临床表现的症状是皮疹以及瘙痒,但发生较迅速,消退也较快。


预防:避免接触花粉、虫子等过敏源。


05、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经过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传染率很高,可能伴有严重并发症,常见于2-10岁儿童。


症状:前期为头痛、中低等发热、食欲下降等症状,后期会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丘疹,再发展为卵圆形的水疱、伴有瘙痒。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等,手脚处的水痘很少。


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避免接触已经感染的宝宝。


06、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高发季节。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1-5岁儿童和育龄妇女易感,孕妇感染本病可能导致婴儿畸形。


症状:最初是低热,脸上长皮疹,1天左右蔓延至脖子、躯干、四肢,皮疹呈浅红色,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预防:接种风疹疫苗,但免疫严重低下的宝宝(白血病、淋巴瘤等)不应接种,过敏体质也要谨慎接种。


07、腹泻


腹泻主要分为感染性腹泻(细菌、病毒等引起)和非感染性腹泻(寄生虫、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其他疾病等)。春季比较常见的是由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腹泻。


症状:感染轮状病毒后,先吐后泻,便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可能有少许的粘液,少部分宝宝可能会发热;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


预防: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疫苗和特效药,要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避免宝宝没洗手前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宝宝饮食,适量运动,保障充足休息;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状患者,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群聚集场所;轮状病毒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


08、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


症状: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病程约7-12天。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09、猩红热


猩红热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1-10岁的儿童,全年都可能发生,尤其是春冬季。


症状:发热2天左右,全身出现鲜红色、针尖大小的皮疹(有点像寒冷时出现的“鸡皮疙瘩”),按压会褪色,其中面部最为严重,但鼻根部和鼻周围一般不出现皮疹,导致鼻周围显得比较苍白;出现草莓舌,舌头表面有很多小红点;出疹期间体温会持续升高。


预防:重点在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手的卫生,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不要和他人共享同一份食物;日常增强体格锻炼,提升免疫力。


10、咳嗽


咳嗽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当位于咽部、气管和肺部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可以使肺部的气体强力排出。冬春换季,病毒、细菌活跃,空气中漂浮的花粉、粉尘等使不少宝宝容易出现“春咳”。


症状:小儿咳嗽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有的呈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白色黏痰,有的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


预防:一方面,尽量避免患与呼吸道有关的疾病,另一方面,应避免受到粉尘刺激(如室内灰尘)。


以上就是10大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春季疾病多为传染性疾病,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因此减少聚集、注重卫生就能有效防护。但如果宝宝出现了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根据医生专业的指导帮助宝宝快速恢复健康!

来自:奶粉智库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