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⑤母婴店实战干货,如何进阶转型?拿到马上就能用!

作者:品牌节
2023-05-19
在首届中国奶粉品牌节中,阿拉小优创始人李茂银、母婴天下董事长李湘菊、四川昂橙母婴创始人杨亚琼、江西宝盈商贸总经理冯东、郑州骄宝母婴总经理姚赛玉就《奶粉代理商与零售商的“生死局”:退出or进阶》主题展开了圆桌讨论。上期,我们分享了其中一部分精华内容,主要讨论了站在市场更迭行业洗牌岔路口的代理商该如何存活,今天我们将继续分享母婴店的进阶转型之道。


640.jpg


奶粉圈&奶粉智库创始人刘磊:


奶粉低毛利、品牌集中化背景之下,母婴店在奶粉上应该有怎样的作为?零售门店应该怎么去把握最关键的东西,让自己的公司脱颖而出?


阿拉小优创始人李茂银:


640.png


谈到奶粉,我想代理商和门店都是既爱又恨,为什么?奶粉高频、刚需而且流量还这么大,一个综合性的母婴店,是离不开奶粉的没有奶粉活不了。看数据会发现很惨淡。2021年,母婴店奶粉平均毛利不到17个点,到2022年不到15个点,但有规模的母婴店房租和人力成本加在一起,就高于20点。那怎么办?就是选品的问题。怎么样的选品能把整个综合毛利拉起来?我觉得要注意以下3点:


第一,大品牌的通货产品,一定要战略协同,不能只拿前台毛利,一定要有丰厚的后台毛利支撑。第二,一定要做一部分既有一定品牌力,又能够控货有毛利的产品。第三,一定要选一些相当有差异化的、拿出来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产品。只有注意到这三点后,门店的奶粉品类才能够有效地活下来。我们就这么做的。

奶粉圈&奶粉智库创始人刘磊:

把这个话题再深入一下,在奶粉之外,对母婴零售而言,尤其定位到地级市的连锁这一级,再加上哪些才能保证今天的母婴店能往前再跑一步?

母婴天下董事长李湘菊:


640 (1).png


现在品牌非常集中,品牌的配方也尤为集中。飞鹤、君乐宝、伊利现在是大头,他们出品的配方雷同度基本上已经高达90%,但母婴店如果今天只有卖名品的能力,也就是只有品牌思维,那赚十几个点已经很高了。为什么?顾客都很清楚知道要买什么品牌,自然有很多低价的渠道,如果门店有能力为孩子的健康做一客一方的服务,那么我相信可以摆脱对于品牌毛利的依赖。


母婴渠道今天不能再自我定义为只是母婴,而应该扩展为全家消费。现在成年人的驼奶、羊奶异军突起,这个板块毛利还是不错的,大家可以去延伸。但是想要把成年人的奶粉或营养品做好,仍然要一人一方,就是一个客人一个方案。

另外从利益链来讲,如果说门店的员工只会卖品牌,只会看提成,那门店会非常被动。但是如果员工能跟连锁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一起向专业化进阶,我觉得这个困局是可以摆脱的。

最后,奶粉占比肯定是超过50%,未来可能也不会改变。但是如果门店的综合前台毛利不能超过25%以上,那一定是非常危险的,而且这个危险一定不是单一门店的危险,也会是代理商、品牌方的危险。品牌抛弃不了门店,门店有门店的价值。此外,很多人觉得专业非常难,其实专业不难,特别是今时今日,我们应用工具的能力决定了我们做好专业是不难的。

四川昂橙母婴创始人杨亚琼:


640 (2).png


我觉得首先还是要梳理流程,其次要运用工具。要让所有梳理的流程能够落地,要让门店去执行的时候能更清晰、更简单,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把销量推得更高。其实现在每一个行业都卷,母婴相比之下还好一点,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坚守这个行业。


江西宝盈商贸总经理冯东:


640 (3).png


作为代理商,我对门店内部的运营关注不多,但是我可以分享一下,过去跟我们合作的门店留存率是很高的,且基本上都处于发展阶段。也就是说,这些门店一路跟我们走过来,做我们的产品比整个行业的其他品牌毛利率高很多,盈利水平强很多,门店还是要选对代理商,就和我们选对品牌一样。我们对门店的服务有几个承诺:门店做我们的产品,我们不会让你赔一分钱,做我所有的产品,任何时候不想做都可以退,我们承诺这种兜底。因此,我们选品也非常谨慎。门店如果选对类似于我们的代理商,至少不会赔钱,这个选择很重要。


郑州骄宝母婴总经理姚赛玉:


640 (4).png


在看门店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门店可能会更加稳定健康一些。我看到的现状是,目前很多母婴店在奶粉板块的商品结构整合有蛮大的梳理空间。很多门店要么全部都是国产奶粉,进口的不做,要么就做进口不做国产,要么做羊奶不做牛奶。因此,门店做品类整合非常重要,因为门店会有不同的消费用户,这些用户对于品牌、奶源以及配方都会有自己的诉求,那可否在整个产品的整合过程中,门店去梳理出来更多不同类别以及不同细分板块的商品,把自己的整个产品链条扩大,从宽度、深度上去做一些优化。


部分门店增长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对用户的分析,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它们可以去推荐更适合宝宝的奶粉。大家能够把现在对保健品的热爱程度转移一点到奶粉板块上来,我觉得客户也会有一个更好的体验感。因为消费者可能从线上去搜索品牌,然后来店里找这个产品,但不见得这个产品就适合孩子。

还有一个方面,经过十多年的互联网发展,新消费者的认知提升了。我觉得大家要重新拾起沉下去做拓客的耐心。我们今年和很多门店一起做了社区、月子会所的拓客,我们发现,只要我们走出去还是会有很多收获。

另外,在品牌这个板块,门店也不能只做流量大的品牌,还是要有一些高毛利的产品结合,同时要结合一些有不同卖点的商品。我们发现有一些产品,虽然品牌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品质很好,确确实实能解决消费者的痛点,这些产品利润也不错,能够有效帮助门店开新客。最后,门店确实也要找对我们这种有服务的代理商。

奶粉圈&奶粉智库创始人刘磊:

整体来说,有很多方法论。只要门店不想退出,且在想方法,就应该在往前走。大家的讨论也是给行业一些信心、一些方法。办法总是有的,但我们要走出去,要真正参与到行业现在这种变革的、痛苦的、煎熬的过程中,去找方向、找方法,聚合力一起解决,才能进阶向前。

感谢以上嘉宾的分享,更多圆桌论坛嘉宾观点,可敬请关注奶粉圈后续内容。


来自:奶粉圈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