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黄金十年”并购计划 澳优加速国际化

作者:金晓岩
2019-11-11

随着《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的印发,我国乳企正在加速走向国际化进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中重要部分。澳优等国内企业也逐步加大国际化扩展,向“买全球”计划更进一步。

买全球的“黄金十年”规划

11月6日,澳优董事长颜卫彬在进博会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澳优于2015年底宣布了2016-2025年澳优“黄金十年”发展计划:2016-2018年,聚焦婴幼儿配方奶粉;2019-2021年,成为婴幼儿配方奶粉及营养品代表企业;2022-2025年,成为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食品及营养服务的领先企业。

在此次进博会上,澳优发布了4类产品,均是澳优“黄金十年”三步走战略实施进程中的具体举措。实际上,澳优的发展就是一段通过“买全球”实现的,如今,澳优已在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全球各地拥有10座工厂,形成婴幼儿配方奶粉、儿童奶粉、成人奶粉、营养品的生命全产品体系,销售覆盖至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

据悉,上述提到的“黄金十年”的战略安排具体规划中,澳优的方针是制定了从一个婴幼儿配方奶粉公司,发展成为全球化的高端营养品公司,以及消费者最信赖的健康服务公司的战略地图。

目前,澳优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完成,2019年作为“黄金十年”第二阶段的开局之年,尽管遇到了预期中或预期外的不少挑战,但澳优均表现出了上升势头。

前不久,澳优发布的三季报中,显示公司预计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额约人民币46.54亿元至人民币47.10亿元,同比增加23.0%至24.5%,预计经调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6.50亿元至人民币6.65亿元,同比增加64.4%至68.2%。

对此,澳优方面表示,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公司完善的全球化布局以及多元化的产品结构。

加速出海全球化

十年前,即2009年10月,澳优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婴幼儿乳制品企业。为了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加速国际化布局。短短7年时间,澳优斥巨资6次收购。

2011年澳优收购荷兰海普诺凯乳业集团51%的股份,从而成为其控股股东。并购之后,海普诺凯成为澳优重要的研发、生产供应基地以及海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年后,也就是2014年6月,澳优收购荷兰Farmel乳业,通过对这家上游奶源公司的并购,澳优原奶供应更加稳定可靠。此外,澳优也积极在荷兰投资兴建Pluto工厂和Hector工厂。紧接着,2016年又收购澳大利亚高端营养及保健品公司Nutrition Care、并与Westland合资建厂,发力生产从婴幼儿到成人全系列的综合营养食品。

加上此次年底的收购,截至目前澳优在全球已拥有11家工厂,其中,中国2家,荷兰5家,澳大利亚3家,新西兰1家。

当时,澳优董事会认为,此次收购可促进公司在澳洲及海外的营养品业务的发展,巩固公司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及营养品行业的地位。

谈及未来,颜卫彬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将持续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服务全球活力市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二孩生育潮不及预期、人口红利消失等问题使得整个乳制品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根据《2019中国乳业(奶制品)营销发展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8年乳制品行业销售总额约3700亿元,同比增长3%,而近五年来复合增长率为5%,行业增速放缓趋势明显。这意味着,乳品行业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出现。


来自:华夏时报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