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加剧,马太效应凸显,中小企业该如何破局?

作者:王碧
2019-11-25

随着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下跌,消费升级,奶粉行业寒冬来临,新客开发成本变高,奶粉行业从增量市场走向存量市场,乳企之间竞争加剧,随着这些因素马太效应越发凸显,留给中小品牌的机会越来越少,我们不禁思考,中小乳企该如何破局?

马太效应凸显,留给中小品牌的机会越来越少

马太效应凸显

以去年各大乳企营收情况为例,2018年奶粉营收过10亿的企业约有20家,比如惠氏营收规模约120-130个亿、达能奶粉营收约120个亿,飞鹤营收约104亿,伊利奶粉、美赞臣营收约80亿,雅培在中国奶粉营收约40-50亿,合生元营收约45亿,澳优奶粉营收约44亿,圣元营收约40亿等。

以大单品来看,惠氏启赋约占80个亿、惠氏S26约30亿;诺优能国行+海淘60亿以上、爱他美国行+海淘50亿以上;星飞帆约50亿;金领冠40亿以上;蓝臻、菁挚30亿左右;美素佳儿20亿以上、皇家美素佳儿20亿以上;佳贝艾特约20亿。

去年前20家奶粉营收总额约为850-900亿左右,而市场容量1000亿左右,一方面说明这个数据可能有出入,部分乳企数据统计可能偏高,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市场集中度很高,在60%甚至70%以上。此外,还有一个数据可以佐证集中度的提高,今年1-9月惠氏、达能、雅培、美赞臣、美素佳儿、伊利、合生元、飞鹤、君乐宝九大厂商已经占据了中国市场六成以上的份额。

由上可见,整个奶粉行业的集中度都是在提高的,留给中小乳企的机会越来越少,那这些企业又该如何破局?

逆势环境下,中小乳企该如何破局?

逆势环境下

1、注重营销,提升品牌力是关键

中小乳企比起大乳企在资金、品牌、科研、营销、团队等方面都有所不足,但是在奶粉大环境日益艰难,大吃小、强并弱的今天,中小乳企必须在营销方面多下功夫,比如为了塑造品牌力,宜品与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签约;蓝河携手腾讯总冠名中国首档明星妈妈纪实微综艺《成为妈妈后》;智冠邀请女演员孙茜为其品牌代言人,并在各大卫视进行电视广告投放,进行高铁营销,搭建短视频平台,邀请渠道商进行溯源之旅等。

2、弯道超车,把握差异化机会

惠氏西区业务与客户发展总监周泉先生曾在奶粉圈&奶粉智库嘉婴沙龙会议上提及:“中国目前仍是全世界最大的婴儿奶粉市场,但为什么现在大家会觉得难?第一,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第二,没有准确对接消费者,无法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当然,也有一些乳企意识到产品同质化严重,推出差异化产品争得市场先机的,比如蓝河、宜品、贝特佳、和氏、百跃等重视羊奶粉品类的推广。随着羊奶粉的发展,产品同质化现象也显现了出来。现在一些乳企又推出一些差异化定位的A2-β酪蛋白、草饲奶粉、HMO、GSMO、乳脂球膜等,由此可见,差异化产品是取得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3、抱团取暖,与优质母婴渠道联手

在此前奶粉圈&奶粉智库嘉婴沙龙会议上,圣特联合总经理徐宏强先生曾提到过:“作为品牌方,我们一定会选择优秀的门店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与渠道共同发展。”线下母婴渠道一直是奶粉销售的大头,母婴门店能够帮助培育品牌,所以无论是对大乳企还是中小乳企而言,选择与优质母婴渠道联手都至关重要。

4、合理毛利、服务制胜

在品牌力不足的情况,渠道商或是品牌商给母婴渠道提供合理的毛利,才能更好地助推品牌的推广,为了与母婴渠道保持紧密的联系,品牌方或渠道商为母婴渠道提供服务也十分重要。比如百跃谱恩与门店开展“超级卖手终端营销精英速成特训营”、妈妈班、亲子活动;和氏开展工商管理创新研修班等。

……

此前《奶粉圈》曾提过,品牌的市场地位由供应链、产品力、品牌力、团队力、服务力、渠道力、执行力共同组成,可以理解为奶粉7力,而在奶粉行业愈加严峻的今天,焦虑、迷茫的品牌应该从这几个维度多加思考,各个匹配,弥补自身不足,方能在未来获取更大的竞争力!


来自:奶粉圈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