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7490米,西藏阿里一座兵站所在地,也是一盒纯牛奶送达的最高海拔。因为战士的一句“能不能让送牛奶的给我们也捎一些牛奶”,伊利销售人员王东和同事每半个月,带着一箱箱牛奶从海拔4255米出发,往返17个小时,只为需要送达,让在这里守卫边疆的战士也能喝到与内地同样新鲜同样营养的牛奶。
有需要,还能送达。但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这恐怕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由于受到当时牛奶加工技术所限,牛奶的运输半径很短,我们国内的牛奶走不出内蒙古、东北等奶源地,更无法享受来自世界各地最优质的奶源,牛奶只能是少数人的奢侈品或靠近奶源地的人才能喝上。
如何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喝上牛奶?这是当时已是国内乳业龙头的伊利思考和要破解的。1998年,伊利液态奶事业部率先大规模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包装生产线,先进的超高温瞬时灭菌工艺与先进的无菌灌装技术完美结合,打破了牛奶运输半径短的制约,使得来自大草原的牛奶过黄河、跨长江,迅速走向了全国各地,开创了中国人开始饮用液态奶的全新时代。
随着消费需求升级,为了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伊利又加快布局国际化战略,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地区构建一张覆盖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全球市场体系的骨干大网,通过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全球消费者。
改革开放初期,牛奶还是稀缺品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牛奶还是稀缺品。1980年,全国牛奶产量也仅有114.1万吨。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周俭曾在《百位专家话牛奶》一书中这样描述,“记得20世纪70年代,我国牛奶严重缺乏,不能敞开供应,只限于出生的婴儿、产后的妇女、70岁以上的老人和慢性病患者”。
当时全国范围内看,除牛奶紧缺外,国人喝不到牛奶还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是奶源分布不均,我国70%的奶牛和超过60%的原奶都集中在内蒙古、新疆、东北这个黄金奶源带上。而人口密集的南方地区,甚至包括首都北京这样的地方,都不是奶源的主要产地。就造成南方人多奶少、北方人少奶多的不匹配现象。
二是受到当时牛奶加工技术所限,当时主要还靠隔水加热的巴氏杀菌工艺,牛奶保质期短,运输半径短,走不出内蒙古、新疆、东北奶源地,更走不到全国各地。
技术驱动发展,开创中国液态奶时代
当时还是一家内蒙古小厂的伊利,前瞻性地看到了超高温瞬时灭菌(UHT)技术的先进性,并于1998年在国内率先引入国际先进水平的液态奶包装生产线。
实际上,自UHT技术在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荷兰、德国、比利时等有着悠久传统乳业发达国家早就开始广泛应用,而UHT奶也受到了欧洲市场的垂青。1989年,UHT技术更被美国食品工艺研究所誉为50年来食品科学中最重要的成果。因UHT技术杀菌彻底,再加上无菌灌装技术,使得牛奶在无需冷藏的前提下,就能达到1.5个月-8月的保质期。基于这一突破性的变革技术,中国乳业彻底解决了牛奶运输半径短、走不出草原的瓶颈。
凭借着这一前瞻性的布局,内蒙古大草原的牛奶真正走向了全国各地,让全国消费者都能喝上牛奶、喝得起牛奶。这不仅带动了整个中国乳业的发展,也开启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更改变了中国人的饮奶习惯。随后国内乳企业纷纷跟进,中国乳业逐步发展壮大。2017年,全国牛奶产量达到3075万吨,而内蒙古的牛奶产量更是达到565.6万吨,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整合全球资源,让世界共享健康
过去二十多年里,液态奶凭借着便利、安全、营养的优势,实现了从北方草原走向全国的时代跨越。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乳业的发展步伐从未止步,始终围绕整合全球优质资源,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营养与健康保障。
早在2000年左右,中国乳业就拉开了国际化的序幕。作为中国乳业国际化先行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凭借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伊利以全球一流品质享誉世界。2014年,中国乳业的国际化进程驶入快车道,加速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在欧洲,伊利联手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建立了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在新西兰,伊利投资30亿元人民币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在美洲,伊利联合美国一流的大学、科研机构主导实施了“中美食品智慧谷”。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国际合作新平台,中国乳业的国际化进程也随之迈上新台阶,不断推动产业、资源、市场等方面合作走向深入化,让全球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全球更多消费者。2018年,伊利进军东南亚市场,产品登陆泰国、印尼、新加坡等市场;2019年,又成功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Westland。从全球资源,到全球研发,再到全球市场,中国乳业正以品质走向全球,让世界共享健康。
9月的新加坡阳光明媚,Sonia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一边喝着安慕希,一边望着河上矗立着的乳白色“鱼尾狮”雕像,神态悠然。这是经济全球化的生动案例,也是中国乳业不断扩大配送半径,从草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