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315晚会中,多个行业的黑幕被揭开,从食品安全隐患到电子产品质量瑕疵,桩桩件件都刺痛着消费者的心。
在众多曝光事件中,一起纸尿裤 “垃圾” 变身 “商品”的产业黑幕,骇人听闻!
纸尿裤 “垃圾” 变身 “商品”的产业黑幕
据报道,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虽然公司名为“纸制品公司”,但企业并不生产纸制品,而主要从事废品回收,即专门从纸尿裤和卫生巾生产厂家购买生产线上不要的残次品、下脚料等生产垃圾。在该公司仓库里,几百平方米的空间大半被这些生产垃圾占据,粗略估计至少有上百吨。
大肆收购这些生产垃圾,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按照行业规范,正规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厂家对生产线上淘汰的残次品、下脚料等生产垃圾,都要进行切碎处理,才能够流出企业。但希希纸制品公司却打通了企业内部的关系,私下买通正规企业的员工,让原本应该切碎的不合格卫生巾、纸尿裤,不经过切碎工序,直接流入自己手中。
据了解,希希纸制品厂以260元到1400元一吨不等的价格,收购了这些正规企业原本应该销毁的不合格产品。从淘汰处理的不合格产品中,他们挑出形状完整、无明显污渍与破损的,这类产品在业内被称作 “二等品”。这些所谓的 “二等品”,在经过简单处理后,就被重新包装,流入市场。这种在工业垃圾中再挑选翻新的卫生巾,他们竟然能在市场上倒手卖到七八千元一吨。
据央视记者现场探访发现,工人将压缩打包运来的婴儿拉拉裤在桌子上使劲敲打,使其恢复蓬松状态,然后装进模具,塞进新的包装袋中进行封口。整个过程徒手操作,没有任何卫生消毒措施。而这些二次包装后的产品,包装袋上没有任何品牌厂址等信息。
而且,那些挑选“二等品”剩下的垃圾,希希纸制品厂会将其打碎后重新分离成为木浆、吸水高分子树脂等几种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原材料,再次流入市场。在央视记者调查过程中,有客户来希希纸制品公司采购商品。据悉,这位客户在某电商平台销售“二等品”安睡裤。根据客户的描述,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找到了两家网店。这两家网店打着“厂家直销”的名义,销售着从生产垃圾中挑出的这些“二等品”安睡裤,销量分别达到2.1万件和5.7万件。
乱象背后的几点深思
“二等品”垃圾摇身变“商品”,剩下垃圾做成原材料,而且还在市场上“畅销”、涉及规模巨大……乱象背后,聚焦母婴行业,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深思!
行业深思:低价驱动下的乱象丛生,价格与价值的失衡
行业竞争越激烈,越可能滋生乱象。近几年,伴随母婴市场内卷竞争严峻,母婴产品低价厮杀激烈,消费者“比价”愈加严重,“低价撬客”也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但这种竞争下,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都更要警惕。
在正常的市场秩序中,价格应是产品价值的一种体现。优质的母婴商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把控、质量检测,到渠道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这决定了其合理的市场定价。
然而,在市场一味追求“低价”的过程中,一方面会造成部分不良商家“畸形”地控制成本,比如采用劣质材料、简化生产流程,甚至铤而走险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看似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不良商家瞄准消费者的“低价”需求,设下各类 “低价陷阱”,诱导消费者购买这些假冒伪劣、不合格商品,严重损害了行业良性竞争,也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所以,从行业的良性发展来看,无止境的低价不可取。如果低价成为商家唯一竞争力,那谁来为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买单?
消费者深思:远离低价陷阱,警惕线上陌生渠道购物,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对于母婴商品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买到安全又放心且有保障的正品,不要因一时的低价,追悔莫及!尤其要注意以下4点:
①警惕线上陌生渠道购物。比如陌生的低价优惠群、电商平台上的非官方旗舰店等。比如在上述案例中,两家网店打着“厂家直销”的名义,将这些以次充好的 “三无” 产品售卖给消费者,销售量还很高。
②警惕低价陷阱,千万别贪小便宜。当遇到远低于市场价的母婴商品时要警惕。正所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价格一昧低时,在低价背后往往藏着更大的风险!
③认准并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母婴商品。一般而言,假冒伪劣、残次品的销售渠道往往是“不透明”的,大概率是不正规的销售渠道。所以消费者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母婴产品,比如品牌授权的母婴店、品牌官方旗舰店、电商平台自营店等正规渠道。以母婴店为例,凡是正规厂家授权销售的渠道,均可提供完整的进货票据。
④拒绝购买“三无产品”。对于购买的商品,仔细查看产品的包装标识,包括品牌、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追溯码等重要信息,确保购买到的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
企业深思:坚守底线,做好追溯,避免陷入“深渊”
对于母婴行业的生产厂家而言,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一是要守好产品质量安全红线,不生产违规的产品;二是要严格把控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流向。对于合格品,要确保其质量,并通过正规、透明的渠道销售;对于不合格品,更要做好追溯,按照行业规范进行妥善处理,从源头上斩断不合规产品流到市场的可能,避免影响品牌声誉。而对于母婴渠道而言,要选择正规的进货渠道,并完整的保存“进出库”信息,更好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也是保障自身权益。
此外,从监管层面来看,再强的监管都会有“盲区”,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更容易滋生乱象。这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更要提高处罚强度,有效遏制行业的乱象。
母婴安全,警钟长鸣!此次纸尿裤事件,无疑给每一位母婴人敲响了警钟,无论是生产者还是销售者,都是行业的“守门员”,大家要守好自己的初心,守好行业的秩序,也要守好行业的口碑。只有行业越来越好,我们才会越来越好。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要警惕低价陷阱,回归正规渠道购物。婴童智库,也会坚守初心,助力母婴行业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