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配粉的“热”与“冷”,国产呈崛起之势?

作者:余经敏
2025-03-21

目前,已有231款特配粉通过注册。今年已过注12款,其中国产11款,进口仅1款。2025年,是国产特配粉加速升温的一年。


①国产特配粉过注数量占比攀升,目前已高达87.5%;

②罕见病领域,国产特配粉首次破“0”,打破外资长期垄断;

③政策密集出台,地方配套支持,加速国产特配粉临床验证;

④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助推国产特配快速上市……


但特配粉快速发展背后,笔者有一些“热”与“冷”的思考。


多方利好,特配粉热度持续走高


1.政策“热”:顶层指导,审批提速,特配粉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6年特配粉注册制正式实施,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今年来,政策红利继续凸显,市监局接连颁布《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指南》、《氨基酸代谢障碍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指南》,明确技术标准,优化注册管理要求,指导企业研发创新,提高注册申报效率,推动提升罕见病类特医食品可及性。



据统计,2017~2022年间,仅82个特配粉配方通过注册,平均每年不足14个。但近两年,特配粉审批效率明显提速。比如今年还不到3个月时间,就有12个配方过注,还实现了国产特配罕见病领域0的突破。而且,据有关规定,目前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的产品,审评时限最短可缩减至30个工作日,进一步满足了临床营养急需。预计今年国产特配粉上新还会继续加速。



2.需求“热”:刚需强,潜力大,国产特配具备发展沃土。


政策“热”反映了需求“热”。一方面,消费者关注度走高,特配粉市场容量持续扩大。婴童智库&奶粉智库数据中心显示,2024年,特配粉搜索热度同比增长64.21%,淘宝+天猫特配粉销售总额同比增长23.6%。


另一方面,中国疾控中心和世卫组织多项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特殊宝宝数量正不断增加。如过敏性疾病、早产、乳糖不耐受等婴幼儿群体持续扩大,特配粉甚至已成为部分宝宝的刚需品。


潜在消费者多,刚需性强,也为国产特配粉的加速升温提供了肥沃土壤。


点击图片,扫码即可报名参加第三届中国奶粉品牌节


3.乳企“热”:巨头加码,技术突破,国产特配氛围愈浓。


多方利好之下,除雀巢、达能纽迪希亚等外资巨头,伊利、飞鹤、君乐宝、圣桐特医、宜品、贝因美等中大型乳企也已齐聚特配粉赛道,不仅“手握”多款产品,还持续加码更高含金量的产品。


如2月12日,圣桐特医旗下特爱丙佳、特爱本佳的成功过注,标志着国内企业首次攻克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技术壁垒,打破外资长期垄断,增强了国产特配粉的研发信心。



紧接着,3月份,圣桐特医完成B+轮超4亿元融资;宜品特医发布国内首款含有HMO的特配粉,进一步激发了国产特配粉市场活力。


政策利好加持,乳企响应加速,特配粉开启“狂飙”模式。在此过程中,国产乳企聚拢了更多政策、资金、技术资源,为国产特配粉的快速、高质发展奠定了根基。


点击图片,即可报名参加第三届中国奶粉品牌节


攻坚克难,国产特配粉的“冷”思考


然而,特配粉赛道高热的背后,国产特配粉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高精尖技术、高含金量产品国产特配粉普遍遇“冷”。


1.供应“冷”:高含金量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品牌。


2024年,淘宝+天猫平台特配粉的总销售为13.287亿元。其中,部分水解奶粉(1.4823亿)、氨基酸+深度水解(10.658亿),意味着这三类配方占据了总销售额的90.37%。虽然数据有一定局限性,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市场对部分水解、深度水解、氨基酸等高含金量特配粉的强烈需求。但目前,仅有16款相关产品过注,其中部分水解11款,深度水解3款,氨基酸仅2款。分别是雀巢、达能纽迪希亚、圣桐特配、雅培、宜品、贝因美、君乐宝、美赞臣、伊利、惠氏、爱优诺共11家企业进行了布局。



2.技术“冷”:国产特配粉高精尖技术突破缓慢。


外资企业由于在特配粉领域起步较早,其在核心原料、工艺稳定性、临床数据等方面相对有优势,而国产企业在这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氨基酸配方的适口性问题也是行业的共性难题。


可喜的是,当供应、技术普遍遇“冷”后,国产特配粉的“技术觉醒”正不断提速。比如罕见病领域,231款特配粉中,仅5款配方适用,而圣桐特医已占据两席。


并且,飞鹤、伊利、君乐宝、宜品、贝因美等国产乳企也正在水解工艺、临床实证等“卡脖子”环节持续精耕,推出创新产品配方,推动国产特配粉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看,特配粉“热”的背后,是国家政策的助推,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国产企业对特配粉赛道的重视,也是渠道关注度的提升。但“热”的背后,我们也需要“冷”思考。要想将“升温”变为“常温”,一是需要国产企业持续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攻克技术壁垒,提供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高精尖产品;二是要做好销售端的专业提升;三是做好消费者的持续教育,凝聚多方合力助推国产特配粉的发展。此外,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进入,以及产品的不断推出,缺乏含金量的特配粉也将陷入“内卷”之中。

来自:婴童智库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