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市场有些热闹,先有进博会拥抱世界,后有“双11”展现强大内需,在这两场盛会中,我们都看到了中资奶粉品牌的亮眼表现,同时一些小众品类奶粉也受到了许多关注。其中就有大家不太了解的驼奶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它有什么与众不同?
克单价超1.0元/g,品牌基本来自新疆
今年的双11分为两波预售,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奶粉乳品也再次进入热门品类,笔者大致根据“驼奶粉天猫双十一预售榜单”的上榜品牌,梳理了部分天猫旗舰店的主营驼奶粉的情况,如下图:
资料来源:各品牌天猫旗舰店,价格为双十一期间商家宣传到手价
从上表统计的14款上榜驼奶粉,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
(1)类别。上表的驼奶粉可大致分为三类:全脂驼乳粉、益生菌配方驼乳粉和儿童配方驼乳粉,其中全脂驼乳粉为多数品牌主打品类,相对更受市场欢迎,相比于同品牌其他类别天猫实时销量更高。
(2)奶源和产地。所统计的驼奶粉产品的奶源基本来自我国大西北——新疆,且工厂集中在新疆伊犁、乌鲁木齐、乌苏、阿勒泰、昌吉等地区。同时也可以看到,目前驼奶粉主要是国产,暂无主流进口品牌。
(3)价格。所统计的驼奶粉价格从0.40元/克到1.75元/克不等,价差较大。其中最贵的是一款主打初乳的纯驼乳粉,单罐标价999元,活动实际到手价526元,克单价达到1.75元/克。而最便宜的是一款益生菌配方驼乳粉,克单价为0.40元/克,同时该品类的价格水平也普遍低于全脂驼乳粉。整体来看,驼奶粉价格普遍偏高,在统计的产品中,平均克单价达到了0.93元/克。
熟悉奶粉的朋友们都知道,主流婴配牛奶粉和羊奶粉中,价格较高的奶粉也才达到0.58元/克和0.51元/克,那为什么驼奶粉的价格会如此高昂?我们先从驼奶粉的产量来看。
驼奶的年产量仅为牛奶的0.0047%
首先驼奶粉的产量主要受限于生驼奶,驼奶的产量又由骆驼单产量和骆驼存栏量决定。据了解,要让母骆驼嗅到幼驼气味,才能挤奶,每次挤奶持续时间只有几十秒,骆驼日均产奶量仅为3公斤左右[1]。另一方面,其存栏量也很少,据统计局数据,我国骆驼存栏量主要集中在新疆和内蒙古,2019年分别为18.48万峰和17.26万峰。其中新疆作为驼奶粉主要生产地,奶驼数量也仅占比1/4。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驼奶年产量确实很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18年,我国驼奶产量仅为14.6万吨,这是什么概念呢?同年我国牛奶产量为3116.5万吨,山羊奶产量为237.1万吨,驼奶产量仅为牛、羊的0.0047%和0.062%。
所以驼奶产量有限是驼奶粉价格高居不下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限制了驼奶粉的发展,使其难以摆脱小众化的现状。
图源于网络
市场宣传乱象频出,扰乱行业生存环境
同时小众化让消费者对驼奶粉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差,部分商家大肆利用这个特点,夸大驼奶粉的功效,甚至虚假宣传,期望大幅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以达到高价售卖、谋取暴利的目的。
如线上微商常利用公众号、百度等平台的文章虚假宣传驼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甚至治疗功能,称驼奶能治疗慢性肝炎、肺结核、肠胃炎等慢性疾病。线下部分商家采用门店销售甚至非法会销一环接一环的套路消费者,假借送东西名义,进行宣讲洗脑,并利用“演员”或“托”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假冒伪劣的驼奶粉。
图源于网络文章
类似的部分商家,只图眼前利益,不仅没有提高消费者对驼奶及驼奶粉的认知,反而欺骗了消费者,加重了驼奶粉的价格乱象,也进一步使人们对驼奶粉的印象大打折扣,扰乱了其生存环境,成为了驼奶行业的害群之马。从市场规律来看,发展之初的产业往往缺乏监管,容易催生出各种行业乱象,发展进程严重受阻。如果想要继续往上突破,亟需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共创大健康未来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婴配粉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奶粉产业走向细分化的市场趋势,它们都给予了像驼奶粉这样小众特色奶粉起跳的时机。目前,已有像澳优这样的大型乳企抛出了“橄榄枝”,政府也在征求关于规范小众奶粉的意见,从参与到监督都在飞速成长的驼奶粉能否抓住机会?
图源于网络
在今年进博会上,我们就看到了澳优带来了旗下Oz Farm纯骆驼奶粉和Oz Farm益生菌配方骆驼奶粉,完成了其骆驼成人奶粉的首次亮相。作为国内奶粉市场的主流婴配粉乳企,澳优第一个将驼奶粉带进了全家营养品类,本身就具有深刻意义。
再则,澳优有着把佳贝艾特从小众做到主流的丰富经验,以及其在奶粉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驼奶粉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诸如澳优的优质乳企入局,驼奶粉行业会得到更多正向的引导作用,市场的奶源趋势会更加多元化。
同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在今年发布了新的乳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将牦牛乳粉、调制牦牛乳粉、骆驼乳粉、调制骆驼乳粉、驴乳粉、马乳粉等具有特色的小众奶粉纳入标准里。
业内人士认为,征求意见稿的诸多亮点如果能最终落地,将促进产品标识更完整,便于消费者识别,对近年来火热并略显混乱的小众奶粉市场的规范将起到促进作用。
在小众奶行业上,相信随着政府不断完善监管和规章制度,未来或将迎来更加规范的行业发展环境。如果,乳企想要踏足更多小众奶粉蓝海,就需要更加重视小众奶粉的价值,正向引导消费者,配合渠道切实做好市场教育。同时稳固上游供应链护城河,着重质量,提升小众奶产品力,让消费者喝上“小而好”的奶粉。
参考文献:
[1] 王俊勋,孙新华,齐新林,崔明森,李丽,胡永青. 新疆驼奶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奶牛,2013,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