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物流配送效率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线上购物,其中也包括了奶粉。但相信在不少人的印象里,线上跨境购奶粉是外资乳企的主战场,而笔者在搜集资料后发现,其中也有不少中资乳企的身影。
新增量?部分中资乳企入局跨境
为了提供更多的消费机会,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不少中资乳企除了精耕国产版本,还在完善渠道布局,力争全渠道覆盖消费者,“注册+跨境”同行的模式越来越多。笔者不完全统计了部分乳企的跨境版产品,详情如下图:
由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7家中资乳企有20款跨境产品,其中产品数量最多的是澳优、蒙牛,分别有5款跨境版婴配粉;其次是健合有4款;蓝河有3款;贝因美、纽菲特和高培分别有1款。
我们还可以发现,部分产品有与之相对应的中文版,例如朵拉小羊和朵拉小羊跨境版、美纳多和国际版美纳多、悠蓝和荷兰版悠蓝等。还有部分跨境产品作为品类补充或配方升级的形式存在,例如高培目前没有通过注册的羊奶粉,但有跨境版羊奶粉作为补充;例如贝拉米中文版只有一款有机奶粉,而跨境版却有有机A2以及有机羊奶粉。
另外,各家布局跨境的条件也有所不同。部分乳企是依靠自身海外布局条件进行跨境版产品布局,例如澳优、蓝河等乳企;部分乳企是依靠战略合作,例如贝因美和bubs。
四点原因,或将吸引更多乳企
那是什么原因让中资乳企进行跨境布局呢?在笔者看来,一共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完善渠道布局,覆盖更多消费群体。当下,90、95后宝妈成为奶粉消费主力军,新一代父母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对新兴购物形式的认可度、接受度更高。并且,单一的销售渠道很难满足如今的消费者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因此,完善渠道布局、覆盖更多消费群体成为当务之急。
二是完善品类布局,升级产品配方,寻找新增量。目前,婴配粉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较高,不少乳企想更新配方,提升竞争力,但受配方注册制限制,不能随意更改配方。因此,不少乳企都通过跨境购的形式发布新品、升级配方,抢夺竞争机会。
三是缓解产能压力。配方注册制规定原则上每个企业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配方,部分乳企布局数量已达上限,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因此,部分中资乳企发布跨境产品,缓解产能压力,为乳企发展注入新活力。
四是加快国际化布局脚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仔细分析上述乳企,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布局跨境渠道的底气部分来自于国际化战略布局。比如澳优,澳优目前不仅在全世界有10个工厂,在荷兰、新西兰等地还有牧场;比如蒙牛,蒙牛与丹麦Arla战略合作,收购澳洲乳企贝拉米等;比如蓝河,蓝河在2016年并购意大利Alimenta公司,进一步掌握全球羊奶优势资源,掌握全球70%的绵羊奶资源。这些动作无一不是乳企在加快国际化脚步,提升乳企国际影响力。
(图源于网络)
综上所述,中资乳企布局线上渠道或将为乳企品牌发展带来新契机。
两点关键,跨境购仍需注意
对于中资乳企布局跨境购的看法,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对笔者表示,跨境购是一个奶粉销售的重要渠道,随着疫情结束以后,未来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但仍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如何保障跨境购产品的销售安全,二是如何实现跨境购渠道与线下母婴店对接。
确实,提到跨境购,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安全。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办法,跨境奶粉的负面新闻在近年并不少见,这也在督着想要做好跨境购的乳企,应仔细思考如何提供周全的售后服务保障、保证产品安全,让消费者买的放心。
另外,在传统的跨境电商交易中,消费者无法体验到跨境产品,同时也无法体验到更多服务。而年轻父母消费群体产生购买行为,更容易受到产品体验、售后服务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与线下母婴店加强衔接,在保障消费者体验与服务的同时,还能保障渠道利益,获得渠道力推,这也是乳企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总的来说,科技的发展带来消费、引流模式更迭,对于乳企而言,跨境渠道未尝不是一个提高增量的方法,但也还未到非做不可的地步,因此更需要针对自身实力、未来规划等,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