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伊利、光明、健合、澳优、贝因美、雀巢、达能、利洁时、雅培等国内外上市乳企相继发布2021一季度财报。2020疫情黑天鹅来袭,2021行业挑战加剧,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各大中外资乳企一季度表现如何?
88.9%的中资上市乳企营收增长,最高超140%
笔者统计了18家中资上市乳企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按照一季度总营收排名分别是伊利、光明、健合、澳优、新乳业、三元、妙可蓝多、皇氏集团、贝因美、一鸣食品、天润乳业、燕塘乳业、均瑶健康、西部牧场、庄园牧场、麦趣尔、熊猫乳品、科迪乳业,具体表格如下。
从营收来看,可以发现,上述18家乳企有16家2021年一季度营收同比2020年一季度增长,占比88.9%,并且72.2%以上的乳企增长幅度都大于30%以上。连续三年来看,有三种态势:(1)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营收同比连续2年都增加的,比如澳优、妙可蓝多等乳企;(2)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减少,但2021年营收同比增加的,比如伊利、光明、三元等乳企;(3)2020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加,但2021年营收同比减少的,比如健合、贝因美等。
从归属净利润来看,披露了一季度净利润的17家乳企净利润都同比增长,并且64.7%的乳企同比增长幅度超100%以上,比如伊利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7.69%,达近9年来最大值。各大乳企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因为:(1)2020年一季度基数相对较小;(2)2020年疫情下为抗疫和产品销售等支出更多;(3)各乳企跟随市场变化,对产品、活动等的积极调整。
从奶粉来看,今年一季度,伊利奶粉业务营收39.89亿,同比增长23.1%,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健合中国区合生元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额稳健增长达8.4%,其中婴配牛奶粉系列增长3.8%,羊奶粉增长达96.4%。
澳优自有品牌配方奶粉业务取得收入19.25亿元,较2020年同期同比增长12.6%,其中海普诺凯生物(含海普诺凯1897、Neolac悠蓝等品牌)实现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58.7%,佳贝艾特中国区销售额为8.35亿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5.9%,但较2020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达29.7%。总之,奶粉作为刚需品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很好地给到企业营收和利润的支撑。
整体来看,不管是营收还是净利润,今年一季度各大中资乳企业绩表现都较为出色,经过了2020一年的大力改进和积极调整,大部分乳企呈现焕发之势以及较好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弹性。
绝大多数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奶粉业务呈现下滑
此外,笔者还梳理了雀巢、达能、雅培、利洁时、a2等相关上市外资企业的业绩情况,尤其是中国区奶粉相关业务,具体情况如下。
据雀巢2021第一季度业绩公告显示,雀巢总销售额为211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515.59亿元),同比增长1.3%,为十年以来最大的季度增幅,这得益于新冠疫情期间消费者对咖啡、乳制品和宠物护理产品的需求增强,不过雀巢婴儿营养业务(包括惠氏在内)有所下滑。
达能的业绩通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达能合并销售额为56.5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 443.04亿元),同比下降3.3%,主要是因为受新冠疫情不利因素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专业特殊营养业务(包括婴儿奶粉所在的生命早期营养品及医学营养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7.7%,成人医学营养品业务在中国的带动下,再次取得强劲增长,不过婴儿营养品仍处于下滑状态。疫情对海淘、跨境等渠道造成的干扰,将继续影响达能中国的婴幼儿营养品业务。
雅培公布的业绩公告显示,第一季度雅培销售额为105亿美元,增长35.3%,营养业务销售额为20.36亿美元,增长6.9%。其中,成人营养品销售额增长了18.9%,但在儿科营养品中,销售增长受到去年第一季度基数较高的负面影响,消费者因疫情当时提前增加了购买量。
利洁时披露的一季度财报显示,大中华区的收入出现了双位数下滑,报告提及,中国婴幼儿营养业务的战略评估进展顺利,将适时更新最新进展。有业内人士透露,利洁时将以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62亿元)价格出售中国婴儿营养品部门。
据a2牛奶公司公告显示,a2本财年第三季度销售额达到2.95亿澳元,与预期基本一致,其中a2中文标签婴儿营养品的销售额为9800万新西兰元,同比增长5%。
可以说,绝大多数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奶粉业务呈现下滑,疫情对外资企业的影响更为严重,各大外资对此也做出了不同战略重心的调整。
不进则退,未来奶粉市场面临更全面的战争
总而言之,从今年中资乳企一季度财报来看,整体表现较为乐观,有的扭亏为盈,有的实现持续增长,奶粉企业多呈稳中有增;从外资乳企最新季度财报来看,绝大部分品牌在婴配粉板块仍没摆脱下降趋势。
而企业的最终业绩如何,往往是由品牌终端市场的表现直接决定的。
可以看到,一方面,面对近几年国产奶粉重赢消费者信心的大势,外资品牌本土化下沉却收效甚微。随着奶粉市场存量、甚至减量竞争加剧,各品牌之间的角逐更为激烈,品牌若没有办法开拓新的市场,不说销量增长,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都将很难。
另一方面,面对去年突发的疫情,受海关及运输影响,笔者走访渠道直观感受之一就是很多外资奶粉动销相对较慢,产品日期相对陈旧。所以,如何下沉市场?如何加强动销?如何以团队力、执行力实际赋能渠道,收获渠道的信任等,这都是外资品牌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对于中资乳企而言,同样面对新生儿减少、品牌集中度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等现状,从做蛋糕的时代,到分蛋糕的时代,又有多少中小品牌将在行业变革的洪流中淘汰。所以,中资品牌仍需在产品品质、品牌塑造、渠道布局、终端动销等方面加大马力,争取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总之,其实不管是中资乳企还是外资乳企,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变化的市场下,首先要认识到变化,其次一定要把自己能做地做到极致,聚力精耕,从各维度提高综合实力。未来奶粉市场战争一定是更加全面的,产品、品牌、渠道缺一不可。
比奶粉,查品牌,看评测,上奶粉智库!www.naifenzhi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