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智库:必读!想做好营养品得先这么做

作者:彭海瑜
2022-04-23

2016年开始,二胎政策的红利下,母婴营养品迎来了一波小高潮。有代理商回忆,那会儿随便做个单品爆破、仪器检测、门店讲堂,销售额就蹭蹭蹭往上涨,任务轻轻松松完成。


但放眼今天,活动越做越难,营养越卖越卖不动,原因何在?现在的顾客问题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产品购买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但母婴门店却没给到对等的服务升级,最后把顾客推向网络。


市场红利消失,市场需求仍在


母婴店的兴起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在以前安全问题频发、物流体系、知识传播不通畅的时期,母婴店靠其“专业”从商超慢慢剥离。


在母婴店,你可以实现一站式购物、找到更细分婴童产品品类,相对更专业、更周到的服务,并且在渠道开始承受网购电商冲击的情况下,又赶上了二胎政策巨大市场红利,钱还是好赚的。但当这波快钱赚完以后,渠道就开始叫苦连天,毕竟爬得越高,摔得越痛。


那渠道就没有发展了?这样的市场就要被放弃了?必然不是,因为婴童和老人的需求是客观真实存在的,是需要有人满足的,也不是网络全部可以代替的。那如何去做?这就要回到我们提出的“对等”这个词。


市场转变,现在要靠真本事吃饭


一位由奶粉代理转型做高端营养品的武汉代理商提到:“用奶粉粗犷式操作做营养品,是无法适应现在消费者的高服务质量要求的。”


其实这两年很多代理商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专业起来。但这种所谓的专业,无非是配一个营养师,或者照搬其他行业营养品的操作模式,并未深耕于婴童行业,而是一味地打爆品,打广度,做浅度科普教育,其实初期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一个行业要起飞,必然要先造势。


但几年过去了,除了催生出少量的调理型营养品牌外,大多数的营养品经营思维都在原地踏步,20年疫情影响下,回暖了一波小高潮,但后期价格激战、经济式微,加速了营养品从高毛利到理性毛利的转变,如果说红利下的母婴店是躺赢,那现在真的得靠本事吃饭了。


提供对等服务升级,先想明白这四点

思想准备:现在渠道已经没有快钱可赚,接下来的几年,经济将会持续缓增,但是勒紧裤腰带,母婴渠道还是能够赚到钱,毕竟跳出母婴圈,其他行业可能更差。现在开始苦学专业,树立专业壁垒,从营养品突破,还有机会。


区分基础营养补充剂和功效型营养品:基础营养补充剂是按照人群生理特点、生理需求来对应给予的,而功能性营养品则有更多的可能性。因此门店需要掌握根据顾客的问题,搭配合适的营养品类和剂量的方法。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变专业,那就跟着书本学、跟着医生学、跟着专业靠谱的营养品品牌学,只要你想学总有办法。


解决消费者问题放首位:在进行营养品的销售时,如果你抱着把产品卖给顾客的想法去分析顾客需求,那你无意识的就会强硬推销,但如果你发现了顾客的问题,然后根据经验针对性的将产品推荐给顾客,效果就会不同。因为使用者的年龄、身体状态、饮食习惯、健康问题等情况是影响营养品使用的关键。


做好顾客细分,拓展全家营养:母婴渠道,又叫婴童渠道,核心有三大人群:母亲、婴幼儿和儿童,现在奶粉品类已经通过全家营养概念延伸到中老年。但相比于奶粉,营养品的全家营养具有更大的蓝海市场。传统中老年营养品的主要阵地是直销和药店,直销因为客情做得好,一个粘性顾客一年的营养品消费一般都上万;药店营养品因为可以医保刷卡,以及药品天然具有引流营养品搭配的优势,这些年也一直蓬勃发展。但随着2019年“权健事件”,直销营养品受到严厉打击,而近两年的医保限刷又让药店渠道大伤元气。母婴店如果能够扛起专业大旗,再加上渠道自有的粘性客情,全家营养发展大有可为。


最后,还是要诚恳地和大家说,专业化的母婴营养品的确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但转型确实需要勇气和决心。因为学习很辛苦,但回报也值得,你最后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营养品的利润,更是为每一个顾客解决问题后得到的认可与尊重。

来自:营养智库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