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品牌,无未来!营养品必须走品牌化道路

作者:陈雪
昨天

今年,快消市场上有一个有趣现象:白牌在零食行业卖得甚好,甚至一些零食折扣店的白牌产品毛利率能够达到30%-40%。


热闹背后,我们不禁深思:长远来看,白牌不做品牌化,真的能走到最后吗?


答案是笃定的,当下零食行业爆火的“白牌”未来必定也会走向品牌化,否则就会陷入无休止的低价竞争,最终把自己“卷”死在沙滩上。


那么,聚焦到母婴行业,亦是如此吗?当下奶粉已处于品牌高度集中化的阶段,那尚处于市场初期阶段的营养品,今天,是否也要走品牌化之路?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逐一进行剖析。



当下,新生人口数量锐减,婴配粉大盘收缩,加之窜货乱价频发,奶粉利润下降,不少渠道商也开始关注营养品。营养品因覆盖人群广、市场增速快、体量大,且尚处于快速扩容的发展期,因此还有较大的增量空间可挖掘。


然而,如今的营养品市场处于奶粉第一次配方注册前的竞争格局:品牌多而不精,产品处于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情况,停留于低维竞争之中,少有品牌能够从全国市场脱颖出来,而品牌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一。


与此同时,一些渠道商也表示,选品时尤为关注品牌力:“营养品,我首先肯定要看到品牌的潜力,卖短平快的营养品品牌,会影响门店的持续性问题。”四川劲锐贸易总经理代明勇说道;广西多爱孕婴连锁董事长杨绿表示:“在选品时,第一要选择相对有品牌力的产品”;还有渠道表示:“选品时更看重品质和品牌,也更期望与坚持长期主义的品牌合作。”


不难得出,品牌制胜的时代,不做品牌就等于“慢性自杀”,品牌化,是营养品品牌的必由之路。


进一步来看,品牌化的本质是抢占消费者心智,获得认同、促进复购;品牌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营养品品牌化至关重要,但它并非当前所有品牌亟须推进的战略。为什么这么说?


从当下营养品竞争的格局来看,一方面,一些尚处于“生存”阶段的品牌,当下的第一要务是“存活”,品牌化是其下一阶段需要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品牌认为,品牌化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而这个投入产出比不高、成效显现周期长,甚至存在投了钱看不到一点水花的情况……


还有一些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品牌认为:罗马非一天建成,品牌化也非一日之功,做品牌应未雨绸缪,需提前布局和铺设,才能夺得市场先机。



既然品牌化如此重要,进行品牌化的关键点有哪些呢?综合来看,有三个推动营养品品牌化的通用方法论:


其一,必须从市场的需求出发,重视消费者的体验感。品牌化最底层的逻辑就是精耕产品。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产品的细节上不断打磨,以科研驱动,推出更好的口感、更高的颜值包装、更让人放心的产品,这是实现品牌化的根基。


比如,在科研领域,童年故事持续精耕精准营养领域,以顶尖的科研团队为支撑,成功研发出富含80%DHA的藻油产品;合生元在母婴营养技术研究上走在行业前沿,通过科研创新,筑牢品牌“护城河”,打造了系列益生菌“长红”产品;口感体验上,Swisse推出高钙含铁锌的果胶软糖;澳特力则创新推出DHA藻油爆爆珠,增添趣味与营养;美那有亦推出新品儿童营养棒,提高消费者体验;在外观设计方面,爱益森采用鲜明的橙白配色及特色IP形象,强化其外包装的视觉冲击力;壹营养则在包装上巧妙融入与品牌谐音的“1”元素,形成独特的视觉记忆点,加深消费者的品牌印象……


其二,必须坚守大单品战略。众多行业标杆及知名品牌都有一个共性:持续在做品牌化,且有核心大单品。比如可口可乐、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等,它们以大单品为核心竞争力,立足市场并广泛传播品牌影响力,进而驱动产品矩阵的正向增长。


而营养品的品牌化同样离不开大单品战略的支撑,大单品是营养品品牌发展的引擎,是支撑品牌长期发展的“顶梁柱”,也是面对复杂市场的“定海神针”。


其三,差异化定位也不容忽视。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先确定品类再挑选品牌,因此,为争取更多市场份额,部分营养品品牌采取了多品类布局策略。然而,多品类布局虽有其合理性,但切忌“泛而不精”,必须有所侧重、聚焦。


审视当前的营养品市场,已经有不少品牌有意识地进行战略聚焦:一方面,在细分品类上聚焦,如合生元、迪辅乐精耕益生菌领域,童年故事、纽曼思强打藻油DHA,新西特主打乳铁蛋白等;另一方面,在细分赛道上聚焦,如壹营养推出升级版小滴丸,澳特力推出的“澳视睛”专注于脑视力;亢敏君“25+1”的五大系列产品专注过敏;爱益森的首护儿童益生菌粉、施贝安的施贝安0号埤小肽则聚焦于消化健康;好健康的A2HMO乳铁蛋白、新西特升级的乳铁蛋白全系列则专注自护力……


以上列举的三个方法论具有普适性,但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各个品牌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品牌化打造。但不论采取何种途径和何种方法,在品牌化上,都必须坚持长期主义,始于消费者,终于差异化。



此前,我们在《营养品,一定要“磨好”这五把“利剑”》一文中提及:“今天全国型的营养品品牌屈指可数,绝大部分都是区域型的品牌”。


而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当下的营养品市场还处于发展期,因此也是品牌传播、塑造的关键期。在此背景下,做好B+C传播即消费者教育和渠道赋能也是营养品做好品牌化的重要议题。


一方面,营养品“非标品”、粘性较低,且面临着线上网红品牌的冲击,因此,对C端(消费者端)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品牌需投入必要成本,通过精准的品牌传播、鲜明的IP形象塑造以及富有创意的活动营销等,有效抢占消费者的心智空间。


另一方面,鉴于营养品市场的发展阶段,具有较强品牌拉力的品牌凤毛麟角。同时,甚至有渠道商直言:“不主推营养品,是因为市场上缺乏能帮我做专业赋能的品牌,只靠自己,不现实。只有品牌力与渠道力相协同,才能取得1+1>2的效果。”因此,当下的营养品品牌还要重视对B端的赋能,可通过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形式多样的动销帮扶等,助力终端业绩增长。


此外,品牌需积极拓展与渠道的沟通桥梁,比如利用专业媒体的权威影响力,加深品牌与渠道的联结,提升品牌的市场可见度,帮助渠道提升专业度。


尤为关键的是,营养品的品牌化进程必须坚持B端与C端的双线并行,不可顾此失彼。


最后,再次强调:营养品必定要走品牌化之路!营养品市场潜力巨大,品类创新空间广阔。把握当下,强化品牌化意识,抢占市场先机,不品牌,无未来!


识别上图二维码参与,仅需2分钟即可完成调研

来自:婴童智库
上一篇:没有啦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