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发布“2021年11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本次公布不合格并未准入境的食品有399批次。
其中未准入境的营养品涉及:
未准入境的原因主要为:
标签不合格,包装不合格,未获检验检疫准入,霉菌超标,菌落总数超标,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等。
据营养智库不完全统计,本次因标签不合格而未被准许入境的营养食品占比最大,共有17批次。其中标签不合格的原因有未加贴中文标签,标签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不得进口。而2022年1月1日将要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释义中提到,对于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定义要求的进口保健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在法规即将实施的当下,进口食品企业要做好对新政策的理解,从产品生产抓起,以免因为质量以外的原因被海关禁止入境。
本次未准入境的食品中,益生菌类食品共有5批次。分别是因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未准入境的乳酸菌粉(部分产品实际为:景岳乐亦康APF益生菌胶囊)和乳酸菌粉(部分产品实际为:景岳友益康益生菌粉包);因霉菌超标未准入境的诵芬堂雷允上氏®私人营养师®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晶球型)和法缇®复合益生菌 固体饮料(晶球型);以及因标签不合格未准入境的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晶球型)。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益生菌产品的消费热情日益高涨,市面上的益生菌品牌层出不穷,进口益生菌品牌更是占据一席之地。但是我国关于益生菌产品的相关仍在规范中。近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正式赋予“益生菌食品”定义。
图片源于新华网
标准中明确规定,在保质期内,即食型益生菌食品的益生菌活菌总数须≥10^7CFU/g,而加工益生菌食品应能满足终端产品活菌数量的要求。这里就要向大家解释一下,并不是食品中的益生菌含量达到要求就说明产品有用,而是只有当食品中存在活的益生菌,并且在保质期内保证足够活菌数量的产品才能被称为益生菌食品。所以益生菌产品想要发挥其功能,除了数量要求以外,其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运输贮存也需要符合一定要求。而本次团体标准也对这些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本次团体标准的发布,填补了行业市场空白,也促进了益生菌产业更加规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