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注意到孩子出现生长迟缓、食欲明显减退、情绪波动大、面色苍白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时,应警惕这可能是身体铁质缺乏的信号。很多时候,家长们更倾向于关注孩子的钙质补充,而容易忽视铁元素的重要性,殊不知铁是维持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关键营养素之一。因此,及时关注并合理补充铁质,对于保障孩子的全面发育至关重要。
“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1岁以下婴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22%—31%,7个月-7岁儿童铁缺乏症患病率40.3%,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7.8%。
铁缺乏症(ID)和缺铁性贫血(IDA)仍然是儿童期最为常见且严重威胁健康的营养性疾病,铁缺乏症(ID)的发生率仍十分普遍且隐匿,值得引起父母的重视和关注。
人体为何容易缺铁?
之所以会出现缺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原因:
一、身体对铁的需求量增加
小儿生长发育速度越快,铁的需要量相对越大,越易发生缺铁。
刚出生的婴儿从母亲体内获得的铁,可以满足宝宝 4~6 个月成长所需,到6月龄时几乎用尽了出生时体内储存的铁,因此必须依靠辅助食品或者补充铁剂满足身体对铁的需要。
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最快,3—5个月时体重为初生时的2倍,至1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可增至5~6倍。所以,婴幼儿、学龄前儿童、青少年,以及孕期或哺乳期女性,都属于对铁的需求增加的人群,容易发生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
二、铁摄入或吸收障碍
以血红素形式存在的铁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动物肝脏、动物血和肉中的铁均是以这种形式存在,其吸收率一般为22%,最高可达 25%。而植物类食物中铁大多以植酸铁、草酸铁等不溶性盐的形式存在,所以难以被人体吸收,其吸收率一般在 10%以下。
有的孩子在生病或体检去医院检查时,测出了缺铁,这时医生会推荐口服铁剂补充。因为一旦检测出已经缺铁了,想要单纯通过食补就比较费劲了。
所以对于挑食的孩子,有胃肠道疾病,或因手术导致吸收障碍、伴有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人群也容易缺铁。
三、铁丢失过多
我们的身体自身不能产生铁,但消耗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体内任何部位的长期慢性失血,消化道出血和青春期女孩月经增多最常见。另外铅过高、肚里有虫、运动量大、腹泻的人群,容易出现铁缺乏。
四、先天储铁不足或生长发育因素
母亲孕期贫血、早产、双胎或多胎。这类宝宝由于体重偏低、体内的铁储备不足,追赶生长速度更快,如不及时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缺铁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铁损耗及其危害是一个从轻到重的渐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铁储存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和缺铁性贫血期。
简单来说出现铁缺乏的时候肝脏、脾脏、骨髓等储存铁的仓库先开始铁减少,去补充到血液中,帮助铁在体内的正常运转。在这个阶段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
第二个阶段:体内铁储备已经耗尽,血液中的铁含量开始减少,血清铁蛋白进一步降低,但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目仍然在正常范围内。孩子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精神不振等表现。
第三个阶段:缺铁性贫血,体内铁储备和血液中的铁含量都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目也减少,此时会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免疫功能降低、心跳加快、易患感染性疾病等。
常规的抽血检查中,抽的是血管中的血,所以检查反馈的结果相对体内的铁缺乏阶段是滞后的,如果已经出现了缺铁的检查数据,表示铁缺乏的时间已经很久了。铁缺乏对身体产生的影响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铁与血红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缺铁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婴幼儿严重缺铁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甚至不能被逆转。
1、生长发育滞后
整个妊娠期贫血可增加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的发生率。与铁储备较好的同龄儿童相比,有铁缺乏或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儿童长期生长发育滞后的风险更高,即使补铁,前期因为铁缺乏造成的生长发育缓慢也难以追赶,身高体重常常落后于正常儿童。
铁是体内许多酶的辅酶,体内铁缺乏,引起含铁酶减少或铁依赖酶活性降低,使细胞呼吸障碍,从而影响组织器官功能,导致代谢过程受影响,出现食欲低下,严重的会出现吸收障碍等,危害全身。
2、抵抗力下降
铁是维持免疫功能正常活动的元素之一,主要影响细胞介导免疫功能的降低,缺铁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得身体更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免疫力下降会导致感染性疾病、过敏等症状。儿童缺铁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发育不全,使得长大后体弱多病。
3、影响智力
缺铁会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铁对神经系统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神经递质合成的必要元素之一。铁缺乏或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会造成大脑、神经髓鞘、海马体、神经传导等系统结构成分异常,对神经系统认知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缺铁会导致人体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新陈代谢紊乱,容易出现失眠、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如果婴幼儿缺铁,可影响脑部发育,产生智力缺陷等问题。
4、儿童认知和心理行为发育障碍
早期铁缺乏对儿童大脑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记忆、智商、反应等方面。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差,多动、注意力缺陷、焦虑、抑郁、睡眠节律紊乱等心理行为和情绪障碍,以及听力、视力、语言等功能发育不良。大一些的孩子表现出学习能力较差,处理事物反应慢,体力及运动能力不足,社交能力障碍和情感行为改变等症状。
缺铁的表现有哪些?
长期慢性缺铁的孩子会表现出面色显得苍白,或者活动时有劳累感,孩子老说自己身上没劲儿,不想动,注意力不集中。还会表现为反应较慢及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或者食欲不好、消化不良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当出现中重度贫血时,会出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面色、口唇和眼结膜、甲床表现较明显;因免疫力的下降而常常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有些孩子表现出异食癖即吃土块、墙皮、指甲等不能吃的东西。
如何预防铁缺乏?
1、孕期预防:加强营养,摄入富铁食物。从妊娠第3个月开始,每天口服补铁,必要时可延续至产后;同时补充小剂量叶酸及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
2、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铁宝宝吸收率最高。从出生后4周开始补铁,直至矫正年龄1岁。
3、足月儿:母乳喂养4—6个月,母乳铁生物利用度高,但后期含量骤减,因此可以从 4~6 月龄左右开始预防性补铁,并在6月龄后及时添加辅食,添加富含铁的食物,肉泥、肝泥、强化铁的米粉等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逐渐加入多种动物类食物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4、坚持母乳喂养:母乳、牛乳含铁均很低,但是母乳中铁50%可以被吸收,而牛乳中铁吸收率只10%,母乳喂养的婴儿缺铁性贫血者较人工喂养的少。
5、儿童:注意食物的均衡和营养,纠正厌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鼓励进食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合理补充维生素AD,促进肠道铁吸收。富含铁的食物有:红肉类食物、蛋黄、鱼泥、瘦肉、肝脏、芝麻酱、干果等。
补铁剂如何选择?
铁剂类型:新型有机铁 > 传统有机铁 > 无机铁。
新型复合有机铁相比其他几种铁剂生物利用度更好,没有什么铁锈味,无肠胃刺激,更适合宝宝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