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成长的黄金时期,营养摄入是每位家长都极为关心的问题。然而,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营养补剂,如何科学合理地为3岁内的宝宝选择,避免盲目补充带来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让我们一一梳理宝宝3岁内的补剂知识,为宝宝健康成长护航。
宝宝 3 岁前
要补充哪些营养呢?
宝宝 3 岁前,我们会推荐家长重点关注维生素 D、钙、铁、锌、DHA、益生菌等的合理补充。而哪些必须通过额外服用补剂?哪些通过奶或辅食就可以?哪些只需在特定情况下才补充呢?我们来细细了解下。
维生素 D
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的吸收,促进骨组织成熟,促进孩子长个上十分重要。健康的足月宝宝,从出生后两周起,建议每日补充 400 IU 的维 D。
不管是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或添加了辅食,甚至和大人一起吃饭的宝宝,都要保证每天 400 IU 维生素 D 的摄入。有个别的情况,比如早产儿,维 D 补充剂最高可增加到每天 800~1000 IU。
1. 喝母乳的宝宝:必须额外补充
母乳中维生素 D 含量极少,1 升母乳,就是两个矿泉水瓶那么多的母乳,只有约 20 IU 维生素 D。所以,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必须额外补充维生素 D。
2. 喝配方奶的宝宝:每天不够 1 升就要考虑补充
按照我国《婴儿配方食品》规定,配方奶维生素 D (D3)的含量范围是 40~100 IU/100 kcal。配方奶的热量基本在 60~70 kcal/100 mL,换算一下,宝宝每天喝够 1 升配方奶,大致能满足每天所需的维生素 D 摄入量。实际上,绝大部分宝宝是喝不够 1 升奶的,因此依然需要酌情补充。
3. 添加辅食的宝宝:需要额外补充
天然食物中,维生素 D 的含量可不算多。补充 16 个鸡蛋、或 1 斤鸡肝、或 1 整个沙丁鱼罐头(大概 200 克)、或一整个奶酪(大概 135 克)……才能保证 400 IU 维生素 D 的推荐摄入量。显然,单靠日常饮食是满足不了的。辅食期的宝宝,依然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D。
4. 和大人一起吃饭的宝宝:需要额外补充
1 岁后虽然能摄入的食物已经多样,但天然食物中维生素 D 含量还是太少,就算每天给孩子喝强化维生素 D 的配方奶或纯牛奶,也无法满足 1 岁后孩子的维生素 D 需求。所以,还是得补充维生素D。
益生菌
益生菌,顾名思义就是一类有益的细菌。常和益生菌一起出现的另一个词「益生元」,可以把它理解为益生菌的「食物」。益生元是天然食物中不易被消化的多糖成分,它可以促进肠道中益生菌的活力和增殖。
不同的益生菌菌种、菌株的作用并不相同。即使同一种益生菌,用量不同作用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可别看到益生菌三个字就以为都是一样的,结果让宝宝吃错了东西。
对于健康宝宝来说,一般是不需要额外补充的,尤其是顺产及母乳喂养的宝宝。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只在以下两种情况时,宝宝才需要吃益生菌。
1. 辅助缓解病毒性腹泻
宝宝腹泻时,肠道内原有的益生菌会随粪便大量排出,此时补充益生菌可以帮助肠道更快建立起正常菌群环境,助力胃肠道功能更快正常运行。
至于具体要补充什么菌种、补多久,建议先咨询专业人士。一般来说,在病毒性腹泻早期,宝宝可以吃鼠李乳杆菌或布拉酵母菌来辅助缓解。
这里强调了是辅助,不能完全依赖益生菌。宝宝腹泻最重要的是,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避免电解质紊乱和脱水。
2. 使用抗生素后平衡肠道菌群
在应对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时,通常会用到抗生素。抗生素一旦进入人体,会把致病菌和益生菌一起杀灭,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腹泻。
为了补充抗生素杀灭的有益菌,可服用特定的益生菌补充剂(如布拉酵母菌),帮助肠道菌群尽快回归平衡,防患于未然。但家长需要注意,益生菌和抗生素不要同时服用,使用需以专业医学人士的指导建议为准。
除了这两种情况外,如宝宝发生生理性黄疸或功能性便秘时,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特定益生菌,但不建议擅自给宝宝服用。在缓解宝宝肠绞痛、湿疹以及促进免疫能力方面,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明益生菌切实有用。
0~3 岁是宝宝的发育黄金期,父母除了要关注营养的全面补充,还需特别关注宝宝的辅食、喂养、睡眠、母乳、营养、疫苗、早教等各种各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