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妈们,面对宝宝层出不穷的“小状况”,是否常感到手忙脚乱呢?尤其是宝宝的排便情况,总让人捉摸不透。攒肚和便秘这两个概念,时常让爸妈们混淆不清。别急,接下来,我们就来细细聊聊如何区分这两者,并分享一些轻松应对的小妙招。
01 什么是攒肚和便秘
●攒肚:攒肚一般发生在吃母乳的宝宝身上,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2到6个月内出现,这是因为母乳的营养非常丰富,宝宝吸收得特别好,导致食物残渣很少,形成的大便也就相对较少,所以,宝宝可能会连续几天甚至十几天才拉一次大便,但拉大便的时候宝宝一点也不难受,大便也是软软的、糊糊的。
●便秘:便秘的宝宝拉出的大便通常比较干、硬,排便时也会比较费劲,有时甚至会出现肛裂的情况。
02 攒肚和便秘的区别
1.便便形状
攒肚:宝宝只是便便的次数减少,但便便的性状依然是稀糊状,宝宝排便时不费劲;
便秘:宝宝的便便比较干、硬,所以排便时会比较费劲,有时候能把脸憋红。
2.精神状态
攒肚:宝宝的精神状态、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现都正常;
便秘: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睡眠不稳、便便时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3.发生时间
攒肚:一般只发生在宝宝2~6月龄;
便秘: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
4.缓解方法
攒肚:攒肚是生理现象,所以一般无需刻意治疗,可以尝试给宝宝按摩等方法来帮助排便。
便秘:1.每天在宝宝吃奶后1-2小时,用手掌顺时针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每次按摩5-10分钟,这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2.鼓励宝宝进行适当的活动,如爬行、翻身、站立等,以促进肠道蠕动。
3.建立一个固定的排便时间,如每天早餐后或睡前,帮助宝宝形成规律的排便反射。
4.可以选择添加益生菌的奶粉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考虑给宝宝补充益生菌,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便秘。
当宝宝出现不排便时,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观察辨别,对症下药。如未见改善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