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喝完牛奶后皮肤出疹、呕吐或腹泻,很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这是婴幼儿常见的食物过敏,让家长忧心:孩子是不是再也不能吃乳制品了?营养跟不上咋办?近年来,“脱敏疗法”备受医学界关注。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食物过敏治疗,帮家长用科学方法应对孩子的过敏问题。
应对食物过敏首要就是规避过敏原
目前食物过敏的经典治疗方法是严格饮食回避。当孩子对某种食物出现了过敏,要让他完全躲避这种食物至少3-6个月的时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人体的免疫反应会随着过敏原的不断刺激而增强,会随着刺激的消失而减弱,这就跟我们的记忆一样,大脑不断地受到某种信息的刺激,对这种信息的印象就会越来越深,记得越来越清楚。如果一段时间不再获得这种信息,大脑得不到刺激,慢慢地就会对这种信息淡忘了。
如果躲避过敏食物的时间不够长,孩子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忘掉这种食物,又再次受到刺激,不仅不会使过敏反应减弱,反而会使过敏反应越来越强烈。
孩子对牛奶过敏,如何做到完全躲避?
规避过敏原的关键点是完全躲避,要躲避含有这种食物成分的所有东西。
首选将普通婴儿配方粉换成氨基酸配方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
其次所有含有牛奶的食物都不能吃,比如蛋糕、面包、牛奶糖。含有牛奶的益生菌、钙剂等补充剂不能吃。含有牛奶的药品、护肤品也不能用。
一次过敏,终身不能再吃?
很多人认为,一旦对某种食物过敏,就终身不能再吃。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事实上,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只是轻微过敏,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整,过敏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并且临床上也有口服免疫治疗,将患儿发生过敏的食物作为抗原,从极低剂量开始口服,以后逐渐、缓慢增大剂量直至此类食物的日常摄入量,并维持一段时间,从而刺激机体形成对该抗原无应答状态,即口服耐受。
所以我们宝宝从换上无致敏性的氨基酸奶粉3-6个月之后,孩子的症状及状态都有所好转并且稳定,可以转到低敏性的深度水解奶粉3-6个月时间,如果能够适应并且不出现过敏症状,就开始考虑部分水解奶粉,最后就可以慢慢过渡到普通奶粉,也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