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宝宝的辅食里要不要加盐?这句简单的话可以让很多家庭发生“世纪矛盾”。这不,一位妈妈在奶粉智库小红书上向笔者倾诉苦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妈妈的烦恼吧~
这位宝妈真是又着急又心疼,还自责,其实笔者非常理解这位宝妈的心情,妈妈总希望给予宝宝最好的保护。由于“盐”这个问题涉及到宝宝健康,奶粉智库今天就来特地来聊聊这个“世纪矛盾”的话题:宝宝多久才能吃油盐酱醋糖?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盐—1岁前不要额外摄入
就如上面这位宝妈所言,爷爷奶奶总想着早点给宝宝喂盐是为了给宝宝增加味觉上的刺激,让宝宝吃的更多,这样才有“力气”,那到底有没有根据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其中的钠离子在维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神经、肌肉应激性和细胞膜通透性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所以才有了“不吃盐没力气”的说法,钠对身体是有益的,但是在另外一方面,由于钠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在宝宝的肾脏尚未发育健全的时候,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即便是成人,高钠的饮食也会引发诸多健康问题。那么不同月龄的宝宝,钠的摄入量是多少呢?
知道了宝宝钠的摄入量,那宝宝该不该吃盐呢?我们先来划一下重点:宝宝 1 岁前,所需的“钠”完全可以从母乳、配方奶和自然食物中获取。如果再加盐,就超标啦!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一岁前宝宝常见的几个食物的“钠”含量:
6个月之后,如果宝宝的辅食是一顿鲜虾青菜粥+800ml母乳+鸡蛋,此时如果在辅食里面多加1g的盐,那么将意味着宝宝的钠摄入将超出1~2倍,长期摄入超量的钠将容易造成宝宝出现倦怠、嗜睡的情况,还会使宝宝更容易感冒。随着宝宝成长,血液中钠浓度越高,宝宝的个子越矮小,因为钠将影响钙的吸收,所以爸爸妈妈在给宝宝添加盐时一定要遵守下面的原则:
除了宝宝,大人也要注意——每天建议食盐摄入不超过6g,平均到每一餐也就是一小勺,少盐应该是全家人的行动!
油—6个月之后需要添加
油真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很多妈妈怕给宝宝加食用油,主要是担心宝宝摄入油会变成小胖墩,但是这与盐的添加原则恰恰相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营养学会有关婴幼儿膳食营养的要求,半岁以内的婴儿最好的食物是母乳,孩子通过纯母乳或配方奶粉摄取的脂肪足够用,半岁以内的宝宝就不用额外加“油”了,但是6个月之后,对脂肪的的摄入量增加,宝宝在这个时候也开始添加辅食,此时就可以在辅食中加入“适量”的油了。
那宝宝到底吃多少油才是健康的呢?
除了在摄入量需要注意,油的种类也是有选择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指出,婴儿辅食以谷物、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为主,需要额外添加5-10克油脂,推荐以富含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植物油为首选。所以我们来看看哪些油富含亚油酸和α-亚麻酸: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橄榄油、核桃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大豆油、亚麻籽油、紫苏油等都是宝宝食用油的首选。但是要注意的是:动物油最好不要给婴儿食用,动物油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不利于婴儿消化,可能引起消化性腹泻。
糖—3岁前谨慎食用
甜几乎是所有宝宝都喜欢的味道,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饮品中常见。但是要注意: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新制定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建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减少游离糖的摄入量,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应减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内。如能进一步将其降至低于摄入总能量的5%或者每天大约25克(6茶匙),会对健康带来更多好处。
(图片来源于关于世卫组织推荐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的情况说明)
如果宝宝过量摄入游离糖,有研究证明:游离糖的摄入增加与体重的增加呈正相关,而体重的增加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简言之:如果宝宝摄入的糖越多则容易造成肥胖,而且还会导致发生龋齿(蛀牙)的比率增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对于宝宝而言,3岁前富含葡萄糖、果糖、蔗糖、玉米甜味剂、麦芽糖、糖浆等游离糖的食物是需要谨慎食用的。
酱油、醋—3岁前谨慎食用
部分家长有时候会以自己的口味来衡量宝宝,理所当然的认为加些酱油、醋,食物会更有味儿,其实这样做,会使孩子对食物本身的感知发生偏差,也在无形中让孩子适应了较厚重的口味,将来的饮食中偏向于对作料、添加剂的口味依赖,易出现偏食、挑食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3岁前宝宝的饮食仍应以清淡为宜,除了以上这些调味料,还有部分调味料也需要少摄入,如味精、鸡精、蚝油、酱豆腐等,添加剂更多,大人可以过口腹之欲,宝宝就算了,尽量以清淡饮食为止。
笔者认为,想要给孩子的食物“调味”,不一定要加人工调料,可以采用一些天然的食物做出合理的搭配,也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比如在给宝宝做蛋羹时,可以放一些切碎的虾皮,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让蛋羹的味道更加鲜美,又可以适当地补钙哦~
对于油盐酱醋糖,你知道如何给宝宝添加了吗?如果想解决这一“世纪矛盾”,赶紧转发给自己家的老人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