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科学转奶?我们做了个实验……

作者:母婴评测中心
2025-02-07


粉哥经常收到用户关于转奶的问题,比如“转奶方法”“怎么转奶”“不同品牌之间怎么转”“冲调比例不一样怎么转”等等。这是因为正确转奶对于宝宝来说非常重要,转奶不当很容易造成宝宝消化不良、腹泻、便秘、拉奶瓣、绿便等问题,而且,奶粉不是说转就可以转的!那究竟该什么时候转奶?为什么要转奶?错误转奶为什么会给宝宝造成危害?今天,奶粉智库从一个奶粉浓度实验的角度出发,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文末亦附具体转奶方法,大家可以收藏哦~)

△实验样品(25款3段幼儿配方奶粉)

△实验工具(糖度计、量杯、量筒、滴管等)


实验说明:

本实验由奶粉智库母婴评测中心进行,随机选择25款3段奶粉,按照罐体建议冲调,探察不同奶粉的奶液浓度。实验仅对本次样品负责,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一定要正确转奶?

不同奶粉,浓度不同!


实验描述:随机选择25款3段奶粉,分别按照罐体建议比例进行冲调,在摇晃状态下吸取中间层奶液至糖度仪上,每个实验重复多次,直至糖度仪数值稳定,以下实验结果为稳定后的浓度


实验原理:糖度仪利用折射现象测量奶液的折射率,并通过内部计算将其转化为对应的浓度值。由于奶液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其折光率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例关系,因此通过测定奶液的折光率,可以间接反映奶液的浓度。


具体实验结果看下表:

本次实验选择了25款不同奶粉作为实验对象,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奶粉冲出来的奶液浓度几乎都不相同,平均浓度为12.468,最高浓度为15.1,最低浓度为10.1,浓度差值最高达到5。


大家要知道,奶液浓度的变化首先导致的就是奶液渗透压的变化,配方奶粉溶液渗透压值与其冲调浓度呈正相关[1]。也就是说,相同条件下奶液浓度越高,其溶液渗透压值就越大,而奶液渗透压过高可能抑制胃肠道运动、增加胃食管反流机率、扰乱肠内菌群、损害肾脏健康等。奶液浓度偏低则可能会导致宝宝营养素摄入不足,从而引发营养不良、贫血、不长肉等问题。所以,婴配粉的渗透压都是经过科学的设计的,宝爸宝妈们可以放心。


宝宝换奶粉需要转奶的一大核心原因就是,宝宝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尤其是小月龄宝宝,对食物的改变很敏感。而新旧奶粉的浓度/渗透压可能不同,如果不转奶,直接换新奶粉,宝宝就需要面对奶粉浓度/渗透压突然的变化,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不适反应。所以,一定要采用科学、正确的方式转奶,才能让宝宝更好地适应新奶粉。


而为什么不同奶粉的浓度(按照建议冲调比例所冲泡的奶粉)/渗透压大多都不一样呢?这核心有两方面的原因。


① 营养成分和配方差异:不同品牌或同一品牌不同段位的奶粉,其营养成分和配方设计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奶粉的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种类和含量也存在差异,所以不同奶粉的浓度/渗透压也有所不同。


② 冲调比例差异:我们之前的文章《不是所有奶粉都是30ml水一勺粉!冲奶比例搞错,易害娃便秘、积食…》也提到过,不同奶粉的1勺粉克重和建议冲调比例不完全相同,这也可能导致不同奶粉的浓度不同。


如何科学、正确转奶?


那如何正确转奶,增强换奶粉过程中宝宝的适应性呢?常见的转奶方式有3种,分别是隔顿转奶法、混合转奶法、隔顿+混合转奶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3种方法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吧~


① 隔顿转奶法


适用情况:母乳→奶粉;A品牌→B品牌;低段位→高段位;羊奶粉→牛奶粉;牛奶粉→羊奶粉;两种奶粉冲调方法和比例截然不同时。


操作方法:以宝宝每天喝5顿奶粉为例,一般从中间那顿奶(比如中午)开始替换新奶粉,持续3天喂哺,观察宝宝适应状态;若宝宝精神和身体状况良好,如大便正常,再接着照此程序逐渐替换上午、下午、早上、晚上的每顿奶,直至新奶粉完全替代旧奶粉。整个隔顿转奶过程的顺利完成大致需要13天的时间。

② 混合转奶法


适用情况:特配粉→普通奶粉;新旧奶粉之间冲调比例和奶液浓度接近情况下,牛奶粉→牛奶粉、羊奶粉→羊奶粉;宝宝对奶粉口味敏感,不太容易接受新奶粉口味时。


操作方法:以宝宝每顿喝5勺奶粉为例,根据宝宝的敏感程度,每顿先替换一勺新奶粉,持续3天喂哺,观察宝宝的适应状态;若宝宝精神和身体状况良好,再接着照此程序逐渐替换剩余的每勺旧奶粉,直至新奶粉完全替换。整个混合转奶过程的顺利完成大致需要13天的时间。

③ 隔顿+混合转奶法


适用情况:宝宝对旧奶粉依赖性太强,采用隔顿转奶与混合转奶均不成功;宝宝肠胃功能较弱,非常不适应新奶粉时。


操作方法:以宝宝每天喝5顿奶,每顿5勺奶粉为例,可从中间那顿奶开始替换1勺新奶粉,观察2天左右的时间,然后按1勺1勺递增的方式逐渐增加新奶粉勺数,并替换其他顿数。整个隔顿+混合转奶过程的顺利完成大致需要12天的时间。

总之,转奶转得不好,很容易导致宝宝出现各种喂养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大家在给宝宝转奶之前,一定要掌握好科学合理的方法,不能盲目转奶哦~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此结束了!如果您还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如果您想知道奶粉的更多信息,可以上奶粉智库小程序查看哦。比奶粉,上奶粉智库!


参考文献:

[1] 揭良.母乳与婴儿配方粉溶液的渗透压及影响因素分析[J].食品工业,2021,42(04):254-257.

来自:奶粉智库
分享
4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