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哥导读:近些年,羊奶粉愈发受到宝爸宝妈们青睐,很多家长给宝宝选择羊奶粉的核心原因,是因为认识到羊奶小分子,更好消化吸收的优势。但羊奶为什么更好消化吸收?哪些维度更好消化吸收?
本月羊奶粉营养科普月,粉哥特别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羊奶好消化吸收的原因,并不仅仅因其“小分子”的特点,还“藏有”诸多关键!今天,和粉哥一起来看看~
从脂肪的角度
羊奶更好消化吸收,主要有3方面
脂肪是宝宝成长必需的宏量营养素之一,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而乳中含有较为丰富脂肪——乳脂。研究发现,乳脂主要是以甘油三酯为核心的小球组成,即乳脂肪球,乳脂肪球的结构、粒径大小和组成均可能会影响乳脂的消化吸收率[1]。粉哥发现,主要有3个原因促使羊乳脂肪球好消化吸收~
1、山羊乳脂肪球平均粒径通常更小
研究显示,乳脂肪粒径越小,那么其比表面积就会相对更大[2],就像把一个大苹果切成许多小块,小块苹果的总表面积会比原来的大苹果大很多,所以也会与更多的胃脂酶接触,来促进“自己”水解,进而更好地消化[3、4]。羊乳被称作“小分子”,其实也是与它较小的乳脂肪球平均粒径有关。
尽管乳脂肪球平均粒径的大小会受到遗传变异、季节和营养等多种因素影响[2],但既往研究显示,山羊乳的平均粒径通常要比牛乳更小[5、6]。而最近一年,北大核心期刊《中国食品学报》发表的一篇文献,又再次表明在未消化阶段、胃消化阶段、肠消化阶段三个不同阶段,山羊乳脂肪球的平均粒径均小于牛乳[1]。
图源文献[1]
2、羊乳通常含有丰富的中短链脂肪酸
脂肪酸碳链的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脂肪的消化吸收速率,简单来说,中短链脂肪酸通常会比长链脂肪酸更容易被水解,也更快被消化吸收[7]。既往研究显示,羊乳中的短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15%-18%,而相同的短链脂肪酸在牛奶中仅占5%-9%[8]。也有学者比较了山羊乳和牛乳的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山羊乳的中链脂肪酸高于牛乳,长链脂肪酸低于牛乳[9]。
图源文献[9]
注:MCFA为中链脂肪酸,LCFA为长链脂肪酸
更有学者表示,绵羊乳、山羊乳中的中短链脂肪酸相对含量达到90%以上[10]。所以,总的来说,羊乳通常含有丰富的中短链脂肪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羊乳更好消化吸收。
3、羊乳天然含有Sn-2位脂肪酸
研究表明,脂肪中甘油三酯的骨架上有三个位置(外侧的Sn-1、Sn-3位和中间的Sn-2位)[11],而脂肪酸的位置分布对其利用率有显著影响,特别是Sn-2位置的脂肪酸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其中,Sn-2位棕榈酸还被发现有助于提高宝宝体内脂肪酸及矿物质的吸收率,促进肠道健康等[12]。OPO之所以对于宝宝的消化吸收有帮助,其实也是与其绝大部分脂肪酸酯化在Sn-2位有关。而羊乳天然就含有Sn-2位脂肪酸,其长链的脂肪酸主要酯化在Sn-2位[13]。
从蛋白质来看
羊奶更好消化吸收,也有3方面
蛋白质是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羊乳当中也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对宝宝生长发育好处多多。那从蛋白质的角度来看,羊奶是否好消化吸收呢?有学者表示,羊乳蛋白质消化率可达到98%左右,比牛乳蛋白质更容易消化[14]。粉哥发现,主要有3个原因,促使羊奶蛋白质好消化吸收。
1、山羊乳β-酪蛋白第67位与牛乳A2β-酪蛋白一样,都为脯氨酸
乳中的β-酪蛋白是一个具有遗传多态性的蛋白类型,而牛乳中最常见的就是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牛乳A2β-酪蛋白与A1β-酪蛋白之间有一个差别,那就是在氨基酸序列的第67位上,A2β-酪蛋白是脯氨酸,而A1β-酪蛋白是组氨酸。由于组氨酸的敏感性,A1β-酪蛋白的第67位就容易被水解,从而产生对人体胃肠道有潜在不良效应的β-酪啡肽-7(BCM-7)[15、16]。而近年来,国外的某研究发现,山羊乳β-酪蛋白也存在多种变异体,但其所有的β-酪蛋白的第67位氨基酸和牛乳A2β-酪蛋白一样——都是脯氨酸,不是更为“敏感”的组氨酸[17]。
2、山羊乳β-酪蛋白含量较多、溶解性强
研究发现,β-酪蛋白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的是较小的和松软的絮凝物,相比其他类型的蛋白质,β-酪蛋白溶解性更强,所以这也促使β-酪蛋白更好消化吸收[13]。如下图所示,有研究发现,山羊乳β-酪蛋白要比牛乳更多一点[18]。
图源文献[18]
3、羊乳含有更少的αS1-酪蛋白
研究表明,αS1-酪蛋白在胃中比较容易形成大而硬的凝块,从而也会影响其在人体内的吸收,而乳中αS1-酪蛋白含量越多,消化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也越长[13]。同样由上图可知,山羊乳中的αS1-酪蛋白要显著少于牛乳;在奶粉智库前段时间的文章《为什么羊奶更低敏?多项研究证实,真正原因是……》中,粉哥研究了多个文献,这些文献均说明羊乳中的αS1-酪蛋白要低于牛乳。
除此以外,还有学者称山羊乳中含有比牛乳更多的EGF(表皮生长因子,一种多肽),而EGF可以帮助调节人体肠道功能,促进小肠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山羊乳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19]。
从实测的角度来看
羊奶确实好消化
之前,奶粉智库母婴评测中心做过一个实验《羊奶粉更好消化?模拟胃消化环境,我们做了个实验.....》,评测人员研究发现,在同一条件的模拟胃消化环境下,与牛奶粉相比,羊奶粉的凝乳块的确相对更小、聚集程度相对更低、分散更均匀,也反应出羊奶粉更好消化吸收的性质。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模拟胃消化环境的研究表明羊乳易消化吸收。比如,有学者对羊奶婴配粉和牛奶婴配粉比较发现,3组羊奶婴配粉的蛋白质的体外胃、肠消化率均高于某牛奶婴配粉[20]。
图源文献[20]
总之,目前诸多研究表明羊乳比较好消化吸收,很多品牌也看到了羊乳的这一优势,加大对羊奶粉研发的投入。截至目前,已有126款羊奶粉通过新国标注册,例如,佳贝艾特悦白、宜品蓓康僖、宜品绵羊奶、朵恩、珍纽倍、金领冠悠滋小羊、蒙牛朵拉小羊初赐、飞鹤星飞帆小羊、君乐宝臻唯爱、和氏莎能、贝特佳羊奶粉、御宝恩蓓护、蓝河绵羊奶、爱他美卓徉……均是做得不错的羊奶粉。粉哥也期待,学界和行业能持续投入研发精力,更好地挖掘和发挥羊乳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作用,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煜林,宝音朝克图,吉日木图. 不同乳源乳脂肪球的体外消化特性 [J]. 中国食品学报, 2024, 24 (07): 70-78.
[2].黄啟雪,邢智洋,张梦璐,等. 牛乳脂肪球粒径研究进展 [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0, 43 (04): 47-51.
[3].韦伟,汪之顼,王兴国,等. 乳脂肪球对婴幼儿健康的临床意义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5, 33 (02): 132-135+172.
[4].魏丽婧,宋彦秀,苏葳艺,等. 牛乳、羊乳营养价值及发展现状 [J]. 品牌与标准化, 2024, (05): 161-163.
[5].葛武鹏. 山羊乳营养特性及对嗜酸乳杆菌增菌发酵效能的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6].李艾黎,刘串,马艺鸣,等. 山羊乳及其制品营养与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J]. 食品科学, 2023, 44 (05): 212-221.
[7].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参考摄入量(2023版)》
[8].Liu Y, Cai J, Zhang F. Influence of goat colostrum and mature milk on intestinal microbiota[J].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2021, 86: 104704.
[9].张宇,王立娜,张宏达,等. 母乳、牛乳及山羊乳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分析 [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40 (04): 21-26.
[10].王海燕,葛武鹏,马筱怡,等. 绵羊乳脂肪酸组成分析与评价 [J]. 食品科学, 2020, 41 (22): 260-264.
[11].王强. Sn-2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结构脂修饰及其氧化稳定性差异研究[D]. 西南大学, 2020.
[12].杨普煜,张虹,刘浚辰,等. Sn-2棕榈酸酯对婴幼儿健康的促进作用 [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8, 36 (04): 41-45+68.
[13].逄金柱,米丽娟,刘正冬. 羊奶营养研究进展及羊乳基婴儿配方奶粉开发 [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 (07): 43-46.
[14].马玉琴,宋礼,崔广智,等. 羊乳作为婴幼儿配方乳粉乳源的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19,42(2):50-54.
[15].陈龙,付王艳,方琼燕,等. 牛乳中β-酪蛋白基因分型及β-酪啡肽-7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品工业,2019,47(8):29-34.
[16].邱月,鲁杏茹,沈玉,等. A2β-酪蛋白的功能性及其在乳制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1):427-433.
[17].Li X, Spencer G W K, Ong L, et al. Beta casein proteins–A comparison between caprine and bovine milk[J].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22, 121: 30-43.
[18].陈天鹏,刘翠,冷友斌,等. 羊乳营养成分及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6,22(3):71-76.
[19].吴小松. 羊奶的功能特性及其掺假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J]. 中国乳品工业, 2022, 50 (02): 38-42+46.
[20].顾浩峰,张富新,张怡. 羊奶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体外模拟消化研究 [J]. 食品科学, 2013, 34 (19): 302-305.
—END—
文章编辑 | 赖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