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关于DHA的3个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作者:六兔
2天前

DHA作为助力人体脑眼发育的“黄金营养素”,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关注的热门营养成分。但与此同时,各种常识误区也让大家困惑不已。比如:DHA藻油颜色越深越好?DHA产品都很腥吗……科学真相到底如何?奶粉智库带你一探究竟。


误区一:DHA藻油颜色越深越好?


在挑选 DHA 产品时,不少人会通过看DHA颜色来评判产品好坏,认为DHA藻油颜色越深,质量就越好。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实际上,DHA 产品的颜色深浅主要取决于其原料来源以及加工工艺


目前研发应用比较多的是裂壶藻(S油),油色呈金黄色;寇氏隐甲藻(T油)在提炼过程中难以去除胡萝卜素导致其油色偏褐,呈琥珀色。据GB1903.66-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发酵法)》要求,从感官色泽看,浅黄色至橙色之间的颜色均为正常,色泽并不是判断藻油好坏的标准。


如果在加工过程中,DHA 发生氧化,颜色便可能加深,甚至变为深褐色。而氧化后的 DHA,不仅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还可能产生对身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因此,评判 DHA产品的好坏,不能单纯依据颜色深浅,应当多关注产品的品牌信誉、生产工艺,以及是否具备相关质量认证等关键因素。


误区二:DHA产品都很腥?


除了颜色深浅,奶粉智库还留意到,网上有宝爸宝妈对DHA产品口味方面的讨论十分激烈,部分家长将腥味问题过度放大,甚至因此直接放弃选购。


DHA产品的腥味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密切相关。作为ω-3系列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分子中含有六个双键的共轭体系,这种高不饱和的化学特性使其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当DHA暴露在光照、高温或潮湿环境时,氧化反应会加速生成醛类、酮类等挥发性化合物,这些次级代谢产物正是腥味的主要来源。


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大多数DHA品牌现已熟练掌握除腥处理工艺,并且创新性地引入天然柑橘精油或草莓籽油进行风味掩蔽。在保持DHA有效性的同时,实现了腥味的减弱,有效提升味觉体验。如今,市面上DHA产品的腥味问题已得到显著改善,孩子接受度较高,家长无需过度担忧哦。


误区三:藻油DHA一定比鱼油DHA好?


目前市面上的DHA产品主要分为鱼油DHA和藻油DHA,有些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会认为“藻油DHA一定比鱼油DHA好”,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准确的。下面,我们先来了解这两者有何区别。


鱼油DHA主要是从脂肪含量较高的深海鱼中提取的,比如金枪鱼、鳕鱼等。研究表明,深海鱼类自身并不能合成 DHA,之所以含有DHA是因为鱼在海洋中食用了富含DHA的微藻和相关浮游生物,其DHA通过食物链传递从而在鱼类体内累积下来。


然而,在提取鱼油DHA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将深海鱼体内的重金属带入。更重要的是,鱼油DHA的含量一般为12%,而EPA含量却高达18%。EPA有助于软化血管,可以削弱婴幼儿的血管壁,容易导致溶血病,过高的EPA可能导致孕妇生产时面临大出血风险。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EPA含量高的鱼油不应该作为婴幼儿的营养添加剂,孕期及哺乳期妇女应补充非鱼油来源或低EPA含量的DHA,所以,一般而言,鱼油DHA是为中老年人准备的。


藻油DHA则是直接从深海微藻中提取的,提取微藻油首先要通过生物工程的方法进行微藻纯种培养,然后再抽提和精炼。微藻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来源,避免了海洋的各种有害物质,DHA的纯度高达35%以上,EPA的含量很低,最高等级的T藻油完全不含EPA,纯度高,无污染。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和婴幼儿选择服用藻油DHA。


由此可以看出,DHA产品的选择因人而异,中老年人群适合鱼油DHA,孕妇和婴幼儿更建议选择藻油DHA,大家不能直接认为藻油DHA就一定比鱼油DHA好。


DHA对于人生的每个阶段来说都非常值得关注,看完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减少了对DHA的“误解”。另外,还要强调的一点是DHA既要补够,但切勿“贪多”或盲目补充哦。

来自:奶粉智库网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