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听到过适度水解、深度水解、氨基酸3个等级的特配粉,也越来越多地发现很多普通奶粉有的强调小分子蛋白添加,有的强化氨基酸配比。那小分子蛋白与氨基酸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应该怎么选?今天我们一起来揭秘!
01.
小分子蛋白与氨基酸
是什么关系?
蛋白质是宝宝新陈代谢和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合成的原材料,因此其质和量都非常重要。但一方面,蛋白质本身就相对是分子量较大的营养素;另一方面,牛奶蛋白中乳清蛋白占20%,其分子量主要为14~19kDa[1],较易消化吸收;而质地坚实、分子量主要在19~25kDa[2]的酪蛋白却占80%,很难消化吸收。肠胃娇弱的宝宝对这样原始未经优化的牛奶蛋白不耐受,便可能会出现绿便、奶瓣、腹泻、腹胀、积食、便秘、湿疹、生长发育缓慢等消化不良甚至过敏的症状[3]。
(图源:参考文献1)
奶粉智库年度育儿类搜索关键词显示,消化不良、过敏等育儿喂哺问题,更成为家长们选奶粉时的考虑重点。目前,一方面婴配粉会通过添加乳清粉等,来增加乳清蛋白含量,调整乳酪比例,特别是新国标进一步对乳清蛋白含量做出规定:1段≥60%、2段≥40%;而另一方面,部分婴配粉也会通过添加小分子蛋白,来优化蛋白质组分,提升其吸收利用率。
那小分子蛋白和氨基酸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小分子蛋白是通过不同程度的酶水解技术将大分子蛋白优化成更小分子的蛋白质、肽段、甚至氨基酸,以帮助宝宝对蛋白质更好地消化吸收[4],也降低肠胃遇上完整蛋白的过敏概率[5]。
【利用稀盐酸来模拟胃酸环境,2杯稀盐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奶液A(左)和奶液B(右),左边絮状凝固明显更少,奶液更易被分解。其中A为“小分子蛋白”奶粉,B为普通奶粉。】
02.
经过不同水解程度的蛋白质
区别在哪儿?
大分子蛋白水解程度不同:适度水解、深度水解、完全水解,可得到相应混合物质的名称不同:更小分子蛋白、肽段、氨基酸,其间分子量大小也不同。
简单来说:更小分子蛋白>肽段>氨基酸。
氨基酸是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也即蛋白质的最小单位;
肽的分子量介于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属于氨基酸组成的片段;
更小分子蛋白是完整蛋白经水解后的蛋白质片段化组织。
如上图所示,大分子蛋白经过部分水解后会得到小分子蛋白+部分肽段+少量氨基酸的混合物;经过深度水解后会得到少量小分子蛋白+肽段+部分氨基酸的混合物;经过完全水解后,就全部分解为氨基酸,没有了蛋白质的序列性。
但其实这4者间的分子量大小程度差异很大。相关资料显示,大分子完整蛋白的分子量范围较大,从14kDa到超过100kDa以上都有;而目前市面上的部分水解乳清蛋白产品中,大约有18%的肽段分子量>6kDa,深度水解乳清蛋白产品中,仅有1~5%的肽段分子量>3.5kDa[6];而常见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只为128Da。
由上可知,经过水解优化的更小分子蛋白、肽段及氨基酸都在宝宝的消化吸收或抗过敏原方面有一定帮助作用,同时相关研究表明水解程度或过程的不同确实影响着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7]或残基的抗过敏性[8]。那是不是意味着水解程度越高的奶粉越好呢?若宝宝消化不良或是有过敏症状,就一定要给其选氨基酸奶粉?
03.
不同水解程度的奶粉
到底怎么选?
乳蛋白水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分有部分水解配方,如:优博敏佳;深度水解配方,如:蔼儿舒、肽敏舒;氨基酸配方,如:纽康特、恩敏舒3类。同时很多普通婴配粉也会添加适度水解蛋白,如:星飞帆、喜安智恒悦或者优化氨基酸配比,如澳优能立多等。那家长们在选宝宝奶粉时,水解程度越高的就越好吗?
其实,研究表明水解程度并不是蛋白质吸收的唯一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蛋白质的质量,即与宝宝体质需求的匹配程度。这也是奶粉智库一直强调不同体质或过敏程度的宝宝一定要选用对应水解程度奶粉的原因。
(图源:参考文献6)
有过敏体质或者是确诊过敏的宝宝需要食用相应的乳蛋白水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一般来说:确诊过敏宝宝要视轻重情况选择深度水解奶粉(中度及轻度过敏)或氨基酸奶粉(重度或中度过敏),部分水解奶粉适用于轻微过敏(不带+号)或父母有过敏史而存在过敏风险的宝宝。
而确认非过敏体质或者症状的宝宝则可考虑添加有适度水解蛋白或强化了氨基酸配比的普通婴配粉。比如:喜安智恒悦添加了双重水解蛋白(水解乳清蛋白+酪蛋白)、澳优能立多不但添加有适度水解蛋白,而且还专注优化氨基酸比例。
当然,不是说每个宝宝都需要追求高水解程度的奶粉,但也不是说宝宝该喝更高水解程度的特配粉进行肠胃调节或脱敏,但家长们却觉得转奶麻烦、没营养、不能长期喝,而让宝宝喝了低水解程度的特配粉甚至普通奶粉,这2种不匹配宝宝体质甚至极端的选奶粉想法和喂哺做法都是错误的!
总之,水解后的更小分子蛋白、肽段、氨基酸都是对宝宝消化吸收或抗敏感风险方面有利的,但对于不同体质宝宝而言并非水解程度越高就越好,家长们着重要根据自家宝宝的对应程度需求去选择~还有疑问欢迎评论区讨论~
参考文献:
[1] 福克斯(Fox P.F.) 等著,王加启等译.《奶与奶制品化学及生物化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2019.
[2] Fox, P.F. Milk Proteins: General and Historical Aspects. In: Fox, P.F. and McSweeney, P.L.H., Eds., Advanced Dairy Chemistry-Proteins, Springer, New York,2003:1-48.
[3] 刘爽,陈志永.蛋白水解产物对婴幼儿成长的作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02):363-367.
[4] 李雪晴. 乳清蛋白水解物的消化性评价及热稳定性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8.
[5] Martorell A, Plaza AM,Bone J, et al. 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A multi centre study: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aspects[J]. Allergol Immunopathol(Madr),2006,34(2):46-53.
[6] 张玉梅,毛帅,谭圣杰,等.水解乳蛋白与婴幼儿健康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2,34(02):189-195.
[7] Fairclough PD, Hegarty JE, Silk DB,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absorption of two protein hydrolysates and their effects on water and electrolyte movements in the human jejunum. Gut 1980; 21:829–834.
[8] Von Berg A, Koletzko, Grübl A,et al.The effect of hydrolyzed cow's milk formula for allergy prevention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3,111(3):53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