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健康成长,这样补维生素和矿物质就对了!

作者:六兔
2025-02-18

维生素和矿物质,作为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对孩子的免疫系统、骨骼发育、视力保护、大脑发育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营养补充品和日常饮食中的种种选择,家长们往往会感到困惑:如何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的补充


维生素是宝宝膳食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之一。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能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这类营养素常常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少,身体对其需要量也少。对维生素很在意的父母们,请放心,不管宝宝多么挑食,都不太可能缺乏维生素,因为各种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只要宝宝多吃不同种类的食物,就能确保获得足够的维生素。有些维生素(A、D、E和K)是可以储存在身体脂肪中的,如果宝宝有一段时间不肯吃蔬菜,没关系,他的身体里有储备。还有些维生素(C和B)不能在身体中长时间储存,则需要每天补充。


维生素D的补充


维生素D是宝宝发育不可或缺的关键营养元素,可以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利用,促进宝宝骨骼发育。


根据最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推荐摄入量》,0~12月龄的宝宝维生素D适宜摄入量每天为400IU(国际单位),1岁以后则为600IU(国际单位)。


适宜的阳光照射会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但鉴于年龄和生活环境的限制,阳光照射可能不是小宝宝获取维生素D的最佳途径。


而维生素D在出生时的储备量和出生后母乳及配方奶中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推荐摄入量,因此,建议宝宝出生数天后每天补充400IU(国际单位)维生素D,早产儿则需要更多,建议持续口服至少补充到3岁。


维生素K的补充


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维生素K1缺乏,可能导致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不但会引起出血倾向,还可能导致凝血时间延长。


维生素K缺乏是导致新生儿、婴儿出血症的主要原因。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于配方奶粉,且新生儿(特别是剖宫产的新生儿)肠道菌群不能及时建立,无法合成足够的维生素K,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会不同程度地缺乏维生素K。


一般不用特别担心,宝宝在医院出生后都会及时进行肌肉注射叶绿基甲苦醌(又称“维生素K1”)。


矿物质的补充

矿物质也属于微量营养素,宝宝只需很少一点就能保持健康。除铁、钙之外,其他矿物质很少会缺乏。宝宝所需的矿物质中最重要的是铁、锌和钙。


铁的补充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参与血红蛋白和DNA合成以及能量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大量研究表明,严重缺铁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是造成早产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疾病原因,即使是还没有造成贫血的轻微铁缺乏也会对儿童的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铁的补充尤为重要。


膳食中的铁有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而我们人体吸收的铁主要来源于血红素铁。


不同类型的食物含铁类型、含铁量与人体吸收率不同:


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含量高、易被吸收,如肝脏、动物血、猪肉、牛肉等红色肉类,是膳食铁的最佳来源;

鱼类、蛋类含铁总量及血红素铁均低于红色肉类,但仍优于植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则为非血红素铁,新鲜绿叶蔬菜含铁量较高,且富含促进铁吸收的维生素C,可作为膳食铁的补充来源之一;

强化铁的食品也可提供部分非血红素铁。


儿童缺铁的原因


1、先天储备不足

母亲妊娠期铁摄入不足或患影响铁代谢的妊娠期糖尿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等妊娠高危因素,都可能导致胎儿期铁储存不足,造成婴儿出生早期铁缺乏。


2、出生后铁来源不足

出生后6个月,母体来源的铁消耗殆尽,而母乳喂养中的铁来源不足,辅助食品以未强化铁的植物性食物为主。


3、铁需求量高

2岁以下的婴幼儿对铁的需求量相对较高,是铁缺乏的主要人群。


4、膳食中缺乏肉类等动物性食物

膳食铁绝大多数为生物活性低的非血红蛋白素铁,是造成贫困地区和素食儿童缺铁的重要原因。


5、铁丢失过多

腹泻、消化道出血、胃肠术后等各种胃肠道疾病,以及长期反复感染,导致铁吸收利用不良,也是铁缺乏的重要原因。


掌握“补铁攻略”,轻松化解“缺铁危机”


1、控制婴儿早期缺铁“高危因素”

积极预防和纠正妊娠母亲缺铁性贫血、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降低早产率。


2、提倡母乳喂养。

如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可添加配方奶。


3、婴儿4~6月龄后,应及时添加含铁量高的辅食。

建议首选强化铁的婴儿食品或肉类、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


4、合理搭配饮食。

增加富含血红素铁的肉类、肝脏等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是预防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措施。强化铁的食品也有助于增加铁的摄入,预防铁缺乏。


5、建议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预防性补充铁剂。


6、对于婴儿和青少年等铁缺乏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血红蛋白浓度,积极纠正贫血。


钙的补充


我们鼓励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钙的优质来源。


只要母亲身体健康,饮食均衡,保证每天食用300毫升以上的奶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D,母乳充足,婴儿的钙营养就足够。当因各种原因母亲不能哺乳或母乳不足时,充足的配方奶喂养仍可提供充足的钙营养。


对于6月龄以内的宝宝,推荐每天摄入钙200毫克,每100毫升的母乳含有的钙约30毫克,配方奶含量更高,所以,只要保证宝宝每天奶量能达到700毫升以上,宝宝就不会缺钙。


对于6月龄以上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只要保证每天摄入600~800毫升的母乳或配方奶,再加上谷类、肉类、蔬菜等各种辅食的摄入,一般也不会缺钙。


如果宝宝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的情况,则需额外补充钙,可采用母乳强化剂、特殊早产儿配方奶,或额外增加维生素D与钙补充剂。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


来自:奶粉智库网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