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线上分流严重、门店客流下滑,不少门店发现,货架上部分产品成了“摆设”,“拖”了门店经营效率的“后腿”。因此,越来越多门店“断舍离”,砍掉低效产品。
回看2024年,一众品类中,营养品无疑是母婴渠道的“必争之地”:有的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老板亲自操盘;有的加速选品、拉升占比,抢占市场先机;还有的将其视为改善经营困境,打破增长瓶颈的“突围密码”……
2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一)》及《市场监管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一)》(以下简称两个《清单》),其中有2条,母婴店尤其需要注意!婴童智库和大家一起细读具体内容。
站在行业大变革的十字路口,母婴店的定位、商品、店型、经营模式都在发生一些变化。在这生死关头的紧要时刻,“全能生”和“偏科生”,究竟谁才是母婴渠道生存发展的下半场?
正在经历行业大变革的母婴渠道,再遇“选品”难题!“选品定生死,定价定未来”,在品牌集中、信息透明、消费理性、电商侵袭的今天,究竟如何选对品类和品牌?究竟什么样的货才有差异化?成为了摆在众多母婴渠道面前的一道难题!
回看2024年,难是行业常态。从外部来看,出生人口下滑、消费分层、线上分流严重;从内部来看,很多母婴店业绩承压、增长困难,流血>造血。内外交困下,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至少有70%的母婴店在亏损!
……诚然,大环境影响了门店经营,但是仍有母婴店营收、利润双增长。所以,不是消费者不愿意在母婴店买奶粉,而是部分母婴店难以满足消费需求。若母婴店专业不精、内功不足,甚至连产品卖点都没吃透,消费者自然转身就走!
寻找新答案,不要只盯着自己领域,学到其他人的基本功,也是竞争力!近期,《中国母婴渠道精耕者》发布后,受到业界广泛好评,今天,笔者也结合书中部分精华,和大家一起探讨2025年母婴店的布局和打法。
奶粉作为宝宝的重要食品,其价格却常常在各家母婴店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一现象引发了众多家长的关注和疑惑:为什么每个母婴店奶粉的卖价会不一样呢?
回想一下,生意不是今年开始难做的。2019年,行业就流传一句话“2019年,将是过去10年最难的一年,但是未来10年最好过的一年。”
近几年,母婴店生存发展临近冰点。奶粉作为母婴店第一大品类,过去支撑门店的利润,现在不仅赚得少,分摊房租、人工、水电后,利润可能倒挂。于是,越来越多母婴店把“鸡蛋装在多个篮子里”。
门店爆改、业态调整、收购并购,折扣化盛行、胖东来调改……无疑,大零售行业,正在经历一轮大变革。
A和B店同样销售一款DHA,A店导购的话术是:“我们这款DHA卖得很好,最近做活动,很划算,很多顾客都反馈说效果非常好……”而B店导购则是“请问您的宝宝有什么营养需求?他多大?近期身体状况如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门店在布局营养品,致力于将营养品打造为母婴店的第二增长曲线。比如,有门店不到1年时间,就将营养品占比从3%提升到8%;有门店占比从个位数提升至双位数。但更多门店面对营养品显得力不从心。
伴随婴配粉行业陷入减量竞争,营养品品类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一面是乳企的不断加码,涌入营养品赛道;一面是渠道的动作频频,有的通过调整商品结构,增加营养品占比;有的通过转型调理型/精品型母婴店;在此背景下,也引得各大行业媒体关注,共同助推这一趋势……
很多宝妈一走进母婴店就感觉自己被盯上了,觉得母婴店员的热情都是为了卖货,这种感觉也经常发生在超市和其他专卖店,其实母婴店员是相对专业的,专业的店员都是充满爱心的,需要被理解,至少有这9个地方不该被误解,真的是为了宝宝好!
很多人认为,母婴店作为专业店,和药店的底层逻辑,有很多相通之处。因此,婴童智库特别针对药店财报中的营收、利润、策略、扩张等进行分析,希望能带给母婴人一些跨界思考和启迪。
在母婴市场上,奶粉作为宝宝的重要食品,其价格和质量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不少细心的家长发现,同样品牌和型号的奶粉,在网上购买往往比实体店便宜不少。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好好了解一下!
在母婴市场上,奶粉作为宝宝的重要食品,其价格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不少细心的家长发现,母婴店的奶粉价格往往比超市更为亲民。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原因呢?
以前,每到双11,大家都习惯性地在线上买商品,认为这是线上的活动。而这两年,双11可谓发展成全面的购物狂欢,不止线上,线下实体门店的促销更是不少,优惠、折扣、赠品...各种活动层出不穷!这不,奶粉智库团队伙伴中的一位新晋奶爸昨天才在母婴店给宝宝囤了2箱奶粉~
近日,有宝妈询问粉哥,表示:“宝宝的奶粉快喝完了,但去之前买的平台没货了,于是去家周边的母婴店问了问,结果都没有这款奶粉!究竟怎么回事?”
2024年的大零售行业,已经变天了……5月,区域霸主胖东来对行业巨头永辉超市进行“爆改”。5月,重庆新世纪成为重庆本土首家做“折扣化”超级市集的大型商超。7月,大润发被出售的消息几乎落实。9月,名创优品宣布以63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
有个神奇的现象:很多宝妈一走进母婴店就感觉自己被盯上了,觉得母婴店员的热情都是为了卖货。其实母婴店员至少有8个方面不该被误解,真是为了宝宝好!
长期以来,线上比线下便宜似乎是很多人的共识。最近,粉哥看到有宝妈在提问:“母婴店奶粉为什么比旗舰店便宜?”这位宝妈为什么会这样问?
“我不卖XX品牌和XX品牌,价格乱,挣不了钱。” “XX品牌市场价差太大,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不信任感。” “我们是和本地经销商合作,控货控得好的产品能推就推。” “现在不能伤客,更不能因为奶粉伤客,消费者对奶粉的价格敏感度非常非常高,因为太透明了。”
热潮之下,不乏跟风和盲目、问题和争议,值得大家深思的是,今天大家都在加码定制品,但定制奶粉究竟扮演着多大的作用,真的能救渠道的命吗?近期,我们和很多业者讨论了这个问题。
近日,婴童智库从遂川公安了解到,江西吉安遂川县的王女士开了一家母婴店,7月10日,其在核对店里货款账目时发现,有几批奶粉货款未到账,但查看客户的支付宝转账截图,却是已经“支付成功”。
近日,直播海南播出了一则“钱交了却收不到货!海南多位宝妈投诉线上代理奶粉销售被坑”的新闻,备受大家关注。
“一觉醒来,发现2024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不知道2024年你的目标实现了多少?按照现在的进度,你觉得2024年下半年目标能实现吗?”今天一早,笔者就感受到朋友圈蔓延的“焦虑”了!